服务热线:400-0531-114
退出
个人中心
你好,请登录
免费注册
艺术家
作品
艺盘首页
艺术品大数据
网站首页
艺术大盘
藏家转让
艺盘专题
艺术动态
关于我们
艺术动态
最新资讯
市场行情
艺盘动态
精品赏析
学术观点
艺术相册
一杯清茶的曼妙滋味——我为常猛书法创作说几句
文/鲁建
常猛的字,如其形象,如其性格,如其悟性,更如其饱读诗书的气质!简单的交谈中,便感到,常猛为人谦逊,思维敏捷,爱读书,爱思考。他的作品隽秀古朴,婉转流美,用笔精到,颇得“二王”神韵。
[10-26]
阅读详情 >
甘南朴风——苏国强没骨人物画写生
文/刘万鸣
苏国强的人物写生,其传神之境,有着与当下人物画不同的语境。他的笔法似乎在脱离传统中所遵循的目识心记的写生之法,似乎又有着背离当下人物写生中所流
[10-26]
阅读详情 >
回到内心——韦健勇的水墨近作浅谈
文/张鹏
中国水墨艺术一个关键的生存价值在于它能够随物化形,依循时代、社会图景和心灵诉求的变迁而自在演化。这门艺术的内力支撑和命运走向,归根结底,仍在于艺术家的真诚度和创造力。
[10-24]
阅读详情 >
问道林泉 留心山谷
文/老山
吕泰兴先生已过耳顺之年,经年翰墨积淀了技法,更沉淀了心性,对个人艺术创作有了更为明确的追求。既不需要标新立异或者追随流行,也可远离各种“命题作画”,用他的话说就是“已经可以随心画点自己想画的了”。
[10-23]
阅读详情 >
刘军:非再现的再现镜像
文/朱其
刘军的绘画主题是表现人的存在状态,他经历了写实主义到非再现的镜像语言。这是一个有关绘画的再现悖论,即由一个对外景象的再现转向镜像再现的寓言。
[10-23]
阅读详情 >
自说自画
文/孙国良
蒙“艺盘”朋友抬爱,嘱我选画数幅做个小链接。自知学浅识陋,画艺更是不精,徒增师友笑谈而已。虽推辞逾半年,奈何“艺盘”朋友盛情难却,故不揣浅陋,搜列了几张拙作,以见教于方家!读研时翟宗祝先生让我们谈谈什么是艺术...
[10-22]
阅读详情 >
心中饱冰雪 笔下流清韵——郭晓慧创作笔记之点滴
文/郭晓慧
创作需要任性与收敛。我们尽可以让思维天马行空的游历,但终归要回到一个点上,借助这个点来诠释你的感受。
[10-20]
阅读详情 >
周兴嗣次韵《千字文》“集王书”与“集钟书”辨
文/张颖昌
笔者以敦煌遗书及唐代名家《千字文》书迹为例证,经过分析比对,认为“律吕调阳”的出现至迟在唐代已出现,和“宋人避讳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10-19]
阅读详情 >
山东博物馆藏清人临书作品考述——兼论清人书法的取法与变法
文/张颖昌
山东博物馆现藏有清人临书作品196件(套),是我们考察清代书法取法的重要文物资料。本文立足于这些临书作品,将其还原到相应的历史文化背景当中,审视清代书法文化中的取法与变法,客观评判碑学与帖学书法的社会影响,以...
[10-19]
阅读详情 >
浅析甲骨文的章法美——以山东博物馆珍藏甲骨文墨拓为例
文/张颖昌
甲骨文章法布白,体现出先民对美的朴素追求,评价和审视它更多的要依靠我们的审美移情和追认。这种有意无意之间的布置安排,比之其他书体,更天然、更率真、更开合跌宕,也更具有别样的意味。
[10-19]
阅读详情 >
<
53
54
55
56
57
58
>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来源:
时间:
返回列表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