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叔我江南巡展被收藏部分作品之——《小品-墨韵》

    盘曲嶙峋的老干被经年的风霜无情地削去外皮,且伤痕累累,老干盘旋,、扭曲、气韵升腾直达云霄,无言地诉说着——或者,只是无言着——生命轮回中的种种。这就是董叔我老师笔下的百年榴树的老干。

    [10-28]

  • 邵大箴:我读米巧铭的油画“京彩”系列

    文/邵大箴

    [10-28]

  • 一 念 起 灭——米巧铭作品中的时空复合结构

    文/吴鸿

    艺术家米巧铭创作的“梵韵吉相”系列令我既困惑又非常感兴趣。其作品中的图像能指范围非常单一,无非是古佛、古画、残花。画面中,主体与背景之间构图关系的

    [10-28]

  • 彭锋:此在的景观 ——读米巧铭的油画作品

    文/彭锋

    第一眼见到米巧铭的“梵韵吉相”油画,感觉像国内美院壁画或版画专业的高材生,在用油画追求“中国风”。这种画风近来席卷画坛,再多一位画家也不意外。但

    [10-28]

  • 笔清意远 情思妙得——浅析王玉林工笔花鸟作品

    文/马小依

    在当下的创作趋向中,怎样规避共性化的艺术面貌,而呈现个体对于艺术的诉诸与感受成为了一个不容忽视的课题。在艺术的本体中,主观与客观,物与我是一个

    [10-27]

  • 创作灵感

    文/伊东正次

    但是我不能把我头脑中的左右想象全部表现出来。俗话说[艺长命短],我会在身体力行的情况下继续进行我的创作,过了50岁我才渐渐悟到这个道理

    [10-27]

  • 笑向闲云似我闲——读闲云堂墨迹有感

    文/陈俊宇

    吴琳山水小品当合古道,心怀闲云之味,笔穷山林之微,以小现大,意足即可,意足即心境现画境全。

    [10-27]

  • 水隔淡烟修竹寺 路径疏雨落花村——观沈阳其人其画

    文/毕宝祥

    画家以笔墨作供养,借乎笔墨陶咏性情。故其情真性和,胸次高旷。兴来挥翰,往往妙合天趣。

    [10-26]

  • 歧见——观张富军兄近作有感

    文/周文翰

    在深渊中凝视,在坠落中回身,在日常生活中“出神”,可称之为“艺术”的东西让我们更深刻地沉溺,更轻快地逃逸,更冷静地省思。

    [10-26]

  • 折返了的目光:读张富军的画

    文/梅洛·庞蒂

    “看者与可见的相互转换,我们再也无法知道是什么在看,是什么被看。”

    [10-26]

< 52 53 54 55 56 57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