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怡情 畅神——刘国强自画自话

    文/刘国强

    当我面对西域这片神奇土地上的风土人情、山村僻壤、草原戈壁以及雪山沙漠时,一次次地震撼与感动,带给我源源不断的激情。

    [10-12]

  • 神走西域

    文/刘国强

    当初次踏上西域这片神奇的土地,金黄的太阳从地平线上悄然升起时,它点燃了天山之巅的白雪,亦点燃了我对西域大美山水的表现激情。

    [10-12]

  • 刘国强笔底的西域情怀

    文/仲敬干

    他敢于推翻自己曾经既定的表现形式,走出书斋、画室,听从心灵的召唤,感受生命与自然的洗礼,勾勒渲染出一幅幅精神远游、广袤无垠的心灵画卷。

    [10-12]

  • 浅谈刘国强天山系列作品的美学价值

    文/斯林锋

    刘国强的作品所传达出的气息是直面西域生活的感化和体验,他把这种方式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并融合当代文化精神下的笔墨语言,走出一条区别于同类画家的独特道路。

    [10-12]

  • 刘国强西域绘画印象

    文/葛本山

    国强先生的西域山水画创作,用笔迟遽变化有度,墨色沉稳丰富,层次分明,构图大胆奇特,意境深远,气韵萧疏,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显露出深厚的笔墨功底和艺术学养。

    [10-12]

  • 借花藉菜晤春秋——我的生活、创作感怀

    文/鄂玉梅

    他赠予我的石涛语“笔非生活不神 墨非蒙养不灵”的墨宝,让我深切地牢记艺术创作“深入生活、蒙养笔墨”的重要性。

    [10-11]

  • 书写的五格之变

    文/傅强

    书写的点画以及点画的形、意组合,在书写表达中因书写者的情感参与,而使这些书写痕迹带有独特的书写情绪。这种书写情绪,是文者之意、书者之迹、观者之赏能否达到情绪共振的关键。

    [10-11]

  • 书写的取法之理

    文/傅强

    “取法”,指取以为法则,效法。“理”,指事物的规律。书写的取法之理是指书写的取以为法则的规律。换句话说就是书写本身存在之“理”。

    [10-11]

  • 名家点评

    文/崔大中

    细读他的写生风景作品,画的谨严中不失活泼,色彩饱和鲜艳,蕴含有一股质朴的绚丽,富有意味的形式华美而天然,表达的是一种如诗如歌般的灿烂优美境界。

    [10-09]

  • 现实主义的“形象美”

    文/曹司胜

    毫无疑问,面对自然,面对表现对象,艺术的情感最为真实、充沛。

    [10-09]

< 56 57 58 59 60 61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