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一梦——关于创作的历程与感想


文/卢虓
来源:艺盘      时间:2019-06-09

北京的春季三四月份雨水极少,偶尔连夜一场小雨过后,清晨的庭院中就混着淡淡的潮湿的青草味。每每这个时候就会怀念起上学时,匆忙塞上一口早饭赶去画室画画,途经地下书店买一杯方便却难喝的咖啡,也是整个校园弥漫着青草香。新的一个学期,总是满满的憧憬和活力。

其实已经离开校园多年了,回忆起,仍像发生在昨天。十年一梦,美院确实是我梦开始的地方,而这个梦还在继续。 


第一章.回归创作本源

                                    ——记录二〇一二年硕士毕业创作心得体会 

  转眼已是漫天柳絮的五月,又是一年毕业季。上午把作品送到毕业展的展厅,似乎也象征着校园生活的结束。看着同学们忙碌布展的身影,恍如隔世——整理写生素材、构思创作草图,都好像还是发生在昨天一般。回头来总结下整个毕业创作的过程,希望能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有所归纳、有所收获。

  这次的创作从二〇一一年的九月开始构思和收集素材,真正动笔落墨的耗时并不长,大部分的时间都花在的前期的准备工作上,创作选题几乎成为我毕业创作过程中最大的一个难关。创作选题特别重要,不是什么题材都能入画的,还要把自己个人思维加进来考虑——归根结底就是你要表现什么,打算怎样表现。在如何解决题材的这个问题上,我的导师陈平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很大的帮助。最初的几版创作草图,都不尽如人意,构图没有什么视觉冲击力,多是一些山石树木的堆砌,效果平平。陈平老师一直不断的启发我回归到最初的创作意图当中:我们因何而创作?被什么所吸引?是什么样的东西带给了我们内心的触动而让我们有了想要用自己的画笔去表现的创作欲望。吸收归纳再创造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内心的触动呈现给世人。

  于是我开始找寻最初的自己,仿佛一个刚学绘画的孩子初次握起毛笔就开始幻想自己给笔尖注入了生命,看到什么都觉得新鲜而激动。就这样我完成了《只因身在此山中》的创作草图,摒弃了传统的近景、中景、远景的三段式构图,而是突出山石的陡峭和奇险。因为面对大自然,我们更多的时候是一个旁观者,看着树木如何生长,河流如何奔腾,云烟怎样飘散。而表现这些生命的力量,便是我创作的初衷。

  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后面的步骤似乎就都变得简单容易了许多。进入起稿阶段,因为对每个物象相对都刻画的比较具体,对各个画面构成元素所能呈现的效果都做了充分预期,所以也避免了创作过程的反复,没有因起稿仓促而降低效率。而真正着手正稿,基本是对于笔墨技法和画面整体掌控的考量。有了好的题材立意,有了好的构图形式,相当于地基打得稳,再“添砖磊瓦”也容易了许多。当然在创作过程中还是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瓶颈,这时我总会静下心来迫使自己回到原点,思考创作的本源。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作品不缺乏真情实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

  画室外的天气由寒风凛冽变到春意盎然,窗外的树木也从起稿是的枯枝长成郁郁葱葱。耗时几个月的创作历程让我收获良多:首先是创作需要一段时间静下心来慢慢沉淀,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绘画状态,这样才有可能出优秀的作品。其次就是,在创作过程中,难免会碰到一些困难,陷入僵局。这个时候并不要慌张,因为这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经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作品总是不完美的,当一幅画完成之后过一段时间,再重新审视,仍然会发现许多之前未曾注意到的问题和疏漏。也真应了作品的名称,“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这样的遗憾与期待,想必也正是艺术创作的魅力所在吧。

卢虓  二〇一二年四月  于中央美术美院

第二章.肩负责任,所以必须马不停蹄

——离开校园庇护后的坚持与突破

 

2012年硕士研究生毕业的我很幸运地进入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工作。领导和老师们给了我很多帮助与鼓励, 艺术研究院也给了我们这些专业创作的艺术工作者一个很好的平台、充分的创作时间以及很大的发挥空间。不过即便如此,在我2013年的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第三届院展,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一直秉承的是反映伟大时代和美好生活、聆听时代声音,创作服务人民的优秀现实题材作品。这一次院展的创作也是完全遵循这一要求和方针。

“家园”系列作品是我比较早开始探索的一个系列,很早便有了这个“为安置内心而创作”的构想与念头,却也进行的最为较缓慢。“家园”的概念很模糊,既是一个我们所处而不自知的坏境,又是内心底的归宿。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有自然的神工鬼斧,有万物的生息变换,有科技与现代文明,凝聚着人类智慧的结晶,人们力求与自然能够达到和谐的相处。而我内心底的归宿,又不是局限于现实中某个真实存在的空间,而是为眼中所见,笔下所绘、心驰神往的和谐园地。而我亦很喜欢画黑夜,喜欢表现夜晚,因为有了光,人类世界的活动时间被延长了,很多有趣的故事都发生在夜晚。夜晚似乎也成为了人类的“家”这一群居概念很有意思的一种展现。

而作为一位北方画家,亦对江南美景情有独钟。南方的园林是一种在有限空间当中的组织与创造,虚与实的探索,真与幻的协调,动与静的处理——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蕴含着丰富的人文精神。以此为依托我创作了“印象•江南”系列作品。当中的园林,并不全似苏州园林。我笔下的江南,也只能依稀的看到一些江南美景的元素,更多的是一些江南写意、时空构成、人文情怀存于我心中的印象与感受。

于是这一次艺术研究院院展的作品则基本是这两个系列的融合 。家园是一个内心的栖息地,心灵之寄托与归宿,而对于江南的印象及想象又融化了我记忆中故乡的严寒,把诗的格韵、画的意境和自然环境的实境重构再现。平时外出写生所收集的创作素材在这次创作中派上了大用场,取材了苏州园林的精巧错落、九华山的云雾缭绕以及四川眉山古镇的寂静夜景等,历时接近半年的时间,创作了《天堑通途》、《乡思》等五幅作品。最终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四幅,并收获了诸多师长同道们的提点和宝贵建议。

工作之后,常常倍感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责任,这些是我学生时期,只单纯自己喜欢画画而画画所不曾想到也不曾触及到的。“时代”不仅仅是一个时间的描述,还带有着一种价值判断。作品要有时代风貌,“记录时间、记录生活变迁,讴歌美好时代、传递正能量。”——短短几个字,说起来轻松,却承载了一代又一代艺术工作者毕生的坚持。

这一次大型创作的历练使我受益匪浅,在这一过程中我梳理了创作经历、整理个人作品、思考个人创作主题表达,反复提醒自己不忘初心,寻找真正使我受到感染、愿意去表现的主题。不仅仅局限于物象之美,笔墨之美,才谓写心。

同时这一次的创作也是我发现了自己画面的很多问题,也留下了诸多遗憾。中国画的画面结构、经营位置非常重要,而我在很多时候还没办法很好地掌握画面上的取舍,后来每每回看当时的创作,都觉画面未免喧嚣局促,能够令人玩味的地方少。这也是我后面的创作一直告诫自己多多注意的问题。在创作过程中每每遇到这样那样的瓶颈,我总会静下心来迫使自己回到原点,思考创作的本源。不断的启发自己回归到最初的创作意图当中:我们因何而创作?被什么所吸引?是什么样的东西带给了我们内心的触动而让我们有了想要用自己的画笔去表现的创作欲望。吸收归纳再创造的过程,就是把自己内心的触动呈现给世人。这样才能使得自己的作品不缺乏真情实感,经受得住时间的考验。山水更富有表情,更有人情味。“所要者魂”——大概是每一位山水画家内心向往并为之付出必胜努力的方向彼岸。

卢虓 二〇一七年 五月  于北京

第三章.身份的转换

——人生感悟只留给画面,抛开性别与世界对话 

创作者的风格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代表了一个画家在特定时期的一个特定状态。

上学时就很喜欢《富春山居图》,每次临摹课尤其喜欢临摹画卷最末局部的那个单独的山——它处于整个长卷最末,承载各种寄托、依靠、完满终结的意味;同时它有一个近乎对称的稳定造型,虚实当中可见平衡之美,皴擦中可见笔墨之妙。

  中国人自古喜寄情于山水作画,“山”常常被认为隐含了某种神秘的人文气息。“神秘”——也正是“山”最吸引我的地方——吸收天地灵秀,日月精华,意象之所在,内心之本源。相较水之灵动、云之飘渺,山更像是承载着一种精神的象征与依靠。

  所以2015年末创作作品《山外山》,以一个全知视角开始绘制一个“整体的山”,山体选择仿古宣纸底色、采用局部拼接的方式,引中国山水画的传统笔墨技法入画,每一局部探索笔墨技法和表现的变化,整体又寻求风格统一。这原本只是一个偶然间绘制出的作品,但是在创作中我经历了一个画面不断冲突与融合的过程,确实引发了诸多我对于构成、对于观察角度和表现形式的思考。到创作的后期,我已经怀孕有了我的宝宝,爬上爬下地搞创作已经没有那么方便,但是小生命的孕育似乎带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天地万物不就是一个大地母亲精心孕育的过程吗,天地是归属、是屏障,是心底的依靠,山川、河流、阳光雨露都孕育着我们的生命,使得人类得以繁衍生息。

  2016年底我初为人母,有了宝宝之后的日子基本是鸡飞蛋打,创作时间被削减了大半。而一边带娃,一边还是创作了《浅山》与《浅水》两幅作品——宝宝的乳名有一浅字,这两幅作品是送给他的礼物。构思就是以一个拼接的手法、架构一个圆融的画面,同样运用了散点透视和全知视角。营造一种山水环抱孕育滋养的意味。这是送给他的礼物 ,同时也是自己进入到人生的一个新的阶段当中,对于生命、人生、孕育的感知。是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和创作体验。

个人的经历和生命体验是一个很重要的创作源泉,我很想展现“过程” ,希望用静止的画面展现流动的时间。

  之后的日子里我常常不由自主地与友人谈及我身为人母的喜悦、身份转变后带给自己创作上的改变。那份愉悦当然是无比真诚的。只是我又会慢慢陷入到自我认知的疑惑当中——妻子与母亲当然不是女性在这个社会当中唯一的“定位”与“职能”——尽管这些真的是女性所独有的人生体验。

  从古至今,女性究竟是作为一个被观看的客体还是创作者呢?虽然一直反对在创作的道路上被打上性别标签,也不愿意作品被过分强调性别所带来的观察视角和表现手法的差异。但是缺乏哪一种视角的展现,这世界都是不完整的、片面的。如果女性艺术家们不自我表达,那这些经验就被埋没了。

女性方式创作本身是个伪命题,探索自我主体性的过程就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更多的是把艺术创作视为一种与世界对话的方式。我也花了很多时间来平衡作为妻子、母亲、子女以及自身投入创作中的关系。所承担的压力也激发了我的创作,也通过不同的作品来解决自己的思考与想法

写完上面的话已是凌晨两点,家人都入睡了,但是这座城市并没有休眠。最近两年总是会有一些紧迫感   画画并不是那么常常会有灵感的,身边又有很多勤奋的天才们不停地你追我赶。也让我不得不无时无刻提醒自己再努力一点。

同样画了一辈子画的父亲原本并不想让我学画,他说做这行很辛苦啊,坚持下来很难的。

然而回顾过去的十几年,真的很快乐。或者说,真的生活得踏实坦然。画画是我喜欢做的事,创作作品并不容易,但是作品就像一面镜子,这个过程不断地要求我必须对自己坦诚,坦然面对内心;要求我不断学习、思考。

山水无尽,不忘初心。

卢虓   二〇一八年   于北京

 第四章

——旅程

一直很喜欢山本耀司设计的服装,他让我觉得每一件作品都“在路上”。

  时间是最伟大的艺术品,而我相信架上绘画也一样可以有记录时间的功能。

过去我用“家园”来命名我的系列作品,那是自己内心的一片精神园地。未来我希望我的作品是“旅程”,是人生中的一段段历程,仿佛电影中一帧一帧 ,不断变化,不断前进。永远探究未知、感受生命,并永远对于未知充满好奇与敬畏。

创作的下一个阶段我希望可以去尝试一些新的不一样的题材和笔墨方式,更多的去传递一些东西,希望一幅作品可以去传递时间、空间。挖掘人生中如何与环境、与自然、与他人和谐共处,探索人生之道路。对于未来,我真的很难去用语言和文字来表述,因为答案我自己也在寻找。关注和挖掘自己内在的体验与情感,自己与作品以及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我有诸多想法 在实践中只能慢慢付诸于行动,许多想法还很稚嫩,也是在学习的过程之中不断完善,只愿自己可以一直牢记最初的绘画状态并能够一直享受其中。时至今日,坚持仍是我最好的作品。

“有时云气间出没,谁能绘画得此乐。”身处这个飞速发展的黄金时代,让我们的眼睛见证了这一切,让我们的画笔描绘了这一切。能够记录下我们最好的时代,忽然感到自己的责任感与成就感又加重了一分。

卢虓  二〇一九  4月  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