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雅淡逸 亦古亦新——周凯达先生国画作品赏析


文/刘军平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9-08

我和周兄认识是多年前的事了,初次相见影响颇为深刻,清癯的面容看上去似乎有点象“无意苦争春”的闲适和淡然,谈吐不紧不慢,极少有眉飞色舞的热情和愤世嫉俗的哀叹,他的一句话至今还记忆犹新,“人活着跟路边的一棵草没什么两样,经历春夏秋冬,荣枯盛衰。生为世间增添一份绿色活意,枯则化作尘泥滋养生命的后续。”细想起来确实如此,人生本来很简单直接,却被现实的环境逼得纷纷扰扰,难得安静,心灵充满为生计疲于奔命的忧虑,为追名逐利而尔虞我诈的拂拂扬扬。周兄难得有如此超脱的心境,想必是沉浸于艺术、徜徉于绘事的缘故吧。

去年盛夏酷暑烦热,为觅得一点清凉与安闲,我去了周兄的画室,画室不大,两间房大小,但别有一番清幽在期间,里面没有太多显示主人身份的古董摆设与挂件装饰,只有在一面墙上挂了几幅字画也是极简静的那种,画案上除了画具材料之外,摆了一盆兰花,零散地放着几本书,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素朴。地上放着四、五张刚画的花鸟作品,画面气息简洁、单纯、安静。这时,他递给我刚出版不久的一本个人画集,徐徐翻开画册,一股清新之气扑面而来,绝不是时下毫无创新意识、陈腐老旧的那些写意花鸟画之流,画面传达的不仅有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也借鉴了颇具当代审美趣味的语言形式,特别是现代西方绘画及构成意识,他不是直接简单地借用西画元素,而是把需要借鉴的东西纳入中国文化的审美视野中,经过熔炼化合,成功地转化成为了自己的艺术语言。

中国画中色彩的运用是有一定难度的,周兄却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将色彩塑造三维立体空间的使命转化为构建二维平面空间,即色彩在画面中呈现为平面的结构关系而非立体的结构关系。他运用色彩非常讲求简、静,摒弃了自然色的丰富与繁杂,简化到了最少,只有在画眼最主要的部位点以沉稳而亮丽的原色,使得画面单纯而有醒目,保持了中国画所特有的风味。有些画作中,为了营造一种宁静的意境,特意简化了色彩的明度层次和色相差别,色阶呈现为一种微弱的几乎不见痕迹的变化,含蓄而不外露;色彩的调配和使用也非同一般画家,他选用了“清、淡、静”的颜色,加大了水分的含量,并且多用视觉上后退的冷色系列或者中性色,冷色清、静、远,中性色温润、柔和,所以此处一切的刺激、跌宕、起伏都消于平静和淡远,其中的精神意蕴也就显而易见了。

他的造形也不是简单地模拟自然物象的原形原貌,而是抽取最典型的特征加以简化处理,使其外轮廓形趋于简洁的基本形,如圆形、三角形、方形等;不同物象、不同区域的结构和纹理不同,在进行造型时,单位图式的笔触形状、墨色、质感、肌理、方向及组织结构都相应地进行了差异性安排,在视觉上形成极强的形式感,可以说他笔下的一花一叶、每只鸟都有极丰富的视觉效果。

令人惊异的是,在他画面经营和构思中,甚至利用了设计学中如秩序、重复、变异、肌理、体量对比、节奏、韵律等形式原理,却丝毫没有突兀的感觉和图案化的嫌疑。我们还也可以注意到这样的现象,画家特别注意画面第一形式——外轮廓形的设计,他把画面中所有物象经过经营布局,形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整体。画中的物象形态也不是简单地复制原生自然形象,而是抽取物象特征加以强化,也就是“适度的抽象”,并将它们概括为画面构成所必要的形式元素——点、线、面和黑、白、灰。画中将点、线、面因素进行了平面区域化布局,块面之间的空间布局也遵循了以大统小的大小次序化安排,黑、白、灰深度层次进一步强化和简化,使得画面中的对比因素——虚实、浓淡、干湿、疏密等清新爽目、不沾不腻,观赏周兄的作品可以感受到在其创作过程中颇费经营的巧思,但一切又似乎显得非常自然、随意,看他的画绝少肃穆和压抑之感,而是一种不染尘俗、逍遥自适、轻松、愉悦的体验。

以上变革成功地将外来因素转化为中国画的艺术语言,不但强化了中国画的表现力,而且能够更加深入地反映中国传统文化精神,清新、淡逸、爽快、明丽的个性特色也表现得清澈而透明。观其画作,不由得使人心旷神怡,所有喧嚣、浮躁、不安都将化为宁静、旷达和温馨和睦的慰籍。

这次虽然是一次不经意的探访,却使我对周兄的艺术有了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以后的时间我竟然情不自禁地时时关注起他来,经常在杂志、画展、画集中注意搜寻他的作品和消息,竟也莫名其妙地想着他念着他,常常想去跟他聊聊天,也想看看他的画。

今年三月,终于有了去南宁旅游的机会,携友人一同去周兄的画室喝茶聊天,当时他正为一家大型宾馆赶制一批画作,应对方的要求,也画了一些山水作品,虽然之前他是以写意花鸟见闻于世的,但其山水画作也显示出他不同凡俗的境界。由于他在书法上深受广西名宿张羽翔先生的影响,多致力于书法形式的钻研,并将其理论付诸于对书法名帖的临摹,且养成了每日练习书法的习惯,所以他的画作笔墨语言具有深厚的传统功底,笔笔见精神,处处有含韵,既不是那种横七竖八的粗疏霸悍之作,也不是那种精雕细镂的萎靡细润之流,画面既有繁复幽深的深远之境,又有简淡疏远的平远之地。有些小品画更是简洁清透,无丝毫烟尘之气,如《秋高山气佳,木落江水静》、《诗情秋水净,画意远山明》、《天风吹我上层冈》,似乎每一幅画作都是一气呵成,没有太多的皴擦熏染,所以画面干净、洒脱,显示出作者不求媚世、超然无为的艺术心态。《白云回望合》、《长安落日孤城闭》、《烟笼寒水月笼沙》、《云深不知处》通过在粗面麻质纸上面的轻描淡写,表达了悠游山水、流连忘还的诗意情怀。

谈到自己的艺术经历,周兄不无自豪地说:“我在学艺经历中,碰到了两位好老师,一位是本科时西北师范大学的中国人物画老师王宏恩先生,另一位就是西安美院的张之光先生。张先生是我研究生导师,他对中国画本体的规律研究非常透彻,指导我们从来不讲天花乱坠的废话,其理论一切来自于本体,又还之于本体,对于中国画创作具有极其有效的指导意义。”张之光先生是如今长安画坛颇负盛名的画家,在当前全国来说以花鸟画名于世的画家中,能够超越他的恐怕也没有几位吧。有名师的指导,不一定全都成为画家,周兄凭借其天资禀赋和勤奋好学,终不负老师的栽培,不但继承了老师优秀的“基因”,也在不断的扩展学习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周兄还年轻,现在取得的成就尚属初始阶段,在艺术求索的漫漫长途中,才走过了一个短途旅程,正在体验着“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苦闷与彷徨,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豁然顿悟,成就了周兄艺术与人生的至高境界,也未可知,我们期待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