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周尊圣的中国红艺术


文/朱留心
来源:      时间:2017-05-11

世界上有两种人值得尊重,一种是第一个开路的人,一种是把别人开的路继续开发使之平坦的人。

美术史也是这样,发现了新审美对象的人是独具慧眼的人,把新的审美对象完美的表现出来的人是出类拔萃的人。

  著名山水画家周尊圣就是发现新的审美对象并把它完美表现出来的人。

  他没有依照传统山水的审美对象去表现五岳、黄山,也没有趋从时流,去画江南、太行。他是东北人,更没有去描绘白山黑水,而是把审美视野投向天山。天山,是祖国西北边疆的一座大山脉,连绵几千里。她一边默默地守卫着中华门户,一边默默地滋养生灵、开化文明。每当太阳照射到美丽的天山之上,雄伟的山峦就会变得一片鲜红,使它更显得峥嵘高华。这种特殊的自然景观,使人产生了无比崇敬之心,于是,红成了天山南北的特别崇尚之色。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无不以红色作为喜庆的标志,来预示今后的生活红红火火。因此,以红山命名的人文景观也应运而生、比比皆是。

  这里,又是中国通往西方的桥头堡,古代的丝绸之路从天山脚下经过,把中西经济文化连接起来。

  但是,我们知道的天山,仅仅是古代边塞诗中描绘的那种“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意境,荒寒、空寂。翻开历史,我们更是感到遗憾,为什么有边塞诗却没有表现边塞的绘画?

  在今天,新疆也和神州大地一起正在构建和谐社会,一个具有生机和活力、充满希望的新天山由谁来为之代言?

  历史在呼唤,时代在呼唤,天山在呼唤!

  周尊圣不负使命,毅然十几次上天山,他以表现人间大美作为自己的艺术取向。作品中阳刚之气充盈,生活气息热烈。充满着活跃、萌动的生命,洋溢着热情、奔放的豪情。他笔下的天山绘画艺术,融合了地理、人文、历史、生活的多层含义。他把地域性的红色文化崇尚心理和中国传统的红色文化审美心理结合起来,开创了边塞绘画,打造了不同于古人、不同于今人的中国红艺术。

  这种艺术由两大部分组成。

  一、雄浑博大的天山精神是中国红的艺术核心。

  周尊圣以天山为自己代言,把一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意志赋予天山,使之成为一座表达自己心声的艺术之山、精神之山。这是他依靠想象、信手挥洒的天山,不是自然的天山。他的画,是以心灵映射自然之后,在对那种宏浩博大的精神深刻领悟,那种纯真朴实的品质着意理解,那种博爱绵长的情怀慢慢融通,那种幽遂奇幻的表相细细品味之后,于胸中幻化出一种文化意识和自然景观交融互湛的灵境,并使之物化成一个更加神奇地世界。天山绘画艺术的铸造,弥补了历史上只有边塞诗而无边塞画的缺憾。而且改变古代边塞诗中那种荒凉、悲壮、寂寥、沉闷、萧疏的意境,重新赋予一种格调高昂、情感热烈、气韵生动、生活丰沛的生命境界。

  这种境界充分地体现在他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中:

  周尊圣的绘画构图丰满丰实,秀石突兀,山峰俊拔,气势充盈,意境开阔。沉静的画面中,一种精神的力量在极度张扬,一种思想的火光在锐意迸发。他将民族的魂魄注入画中,使之成为摄人的视觉。画中山石伟岸高大、雍容典雅,表现出画家对崇高美的追求和对天山精神气质的领悟。这种表现手法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画家先将人生、社会的价值取向梳理之后,得到一种启迪,并将其升华到哲学境界,然后再将自己的思想溶入画中,使画中的山石具有人格化的象征。因此,画家在表现山川之时,可以因心造境,达到自由书写的境界。

  这种具有人格化的山石妙合,便是一种伟大的天山精神,它又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在周尊圣的画中,无论是尺幅小品抑或是宏篇巨制,都处处体现这种以一贯之精神,因此,他的画是以平面的格局表现出多维空间的大画。读其画总使人浮想联翩,直接进入一种精神的家园,在一片华美、宁静、祥和、神秘的天地中去邀游;他的画让人穿越时间的隧道,阅读尘封的历史,从而思接千载。

  一个时代结束之后,打造民族精神者的足迹经过风雨磨洗,越发显得清晰而又深刻。后人于是将这足迹小心地护持起来,便之成为丰碑。理之孔、孟、程、朱;文之班、马、韩、柳,诗之李、杜、苏、辛,画之荆、关、董、巨,谈文化史绕开他们几乎再无话可说。确定自己的精神指向并用系统地语言表达方式将其表现出来,感染世人,使中国文化的内涵因之得以丰厚,使人们的生活因之得以丰富,使历史因之得以宏阔,无疑是千古学人之追求,亦是受人推崇的最主要原因。

  周尊圣追随先贤,他用自己的天山图式,诠释出中国民族精神博大。

  绘画是文化的派生物,文化的含量体现在一点一画之中,才能使精神张扬,而一点一画又是通过笔墨来表现的。

  张彦远说:“夫物象必在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定意而归乎用笔”。这句话反过来说,用笔决定 骨气,骨气决定形似和物象的气韵。

  骨气和气韵是文化的概念,是抽象的,而用笔却是将抽象的概念具体物化的过程,因此,只有笔下的轨迹才使文化内含丰富、具体、鲜活。

  周尊圣用笔简洁概括,厚重深沉而灵活多变。往往寥寥几笔长短不齐的线稍加勾勒便将巨岩突兀峥嵘的气势表现出来,长线飘逸,短线挺劲,粗线如屈铁箍木,坚实有力,细线丝缕翻转,灵动多姿。长线生势,短线生力,粗线生威,细线生趣,观其物象虽宏壮博大,而用笔却简到不能再简。气势恢宏的山川大壑用几根简洁的线条便表现的形象丰满、生气远出,不能不教人叹服其用笔之妙。而那皴擦之笔既增加山体厚重的质量,又使表现的内含丰富,使人产生无边无际的遐想,这种表现方法既来源于传统,又不宥于传统,完全是自创家法,可谓深得用笔之真谛。画中的细线勾勒一模糊,一清晰;一有序,一无序,二者相映成趣,交相辉映,可谓匠心独运。画中墨气氤蕴、华滋、光亮,鲜明而不失其厚,扑朔而不失其雅,沉着不失其变,弥漫不失其骨。精笔妙墨之上,施以清纯之色,使整个画面显得明净自然,典雅温润,神秘高古。

  在极度体现天山精神的同时,周尊圣更注重表现古老而又有现代气息的天山生活。打开画面,队队骆驼缓缓而去,悠悠而来,读其画,有身临其境之感。这点景之笔打破了画面的沉寂与荒疏,是画家将丰富的天山生活进行取舍、提炼后而保留的具有民族风格的精彩一幕;也是画家激情壮采的写照,此举除使画面增加时代气息外,又有地域文化的象征,也是画家解读生活之后把它提练成的文化元素,它既是绘画的一种语言符号,又是抒情言志的一种象征,宽博的生活场景使它掀开序幕,背后热闹场面却被画家隐去,画外有画,读者自可品味。

  二、璀璨光亮的色彩是中国红的艺术特征。

  周尊圣以红色作为自己的审美取向和艺术探索方向,有着深层次的内涵追求,红色,是中国文化最基本的文化追求,它具有高贵、庄重、热烈、典雅、神秘、富有等特征,古代的五行之中的“火”,既对应红色,而八卦中的离卦也代表红色。无论是皇宫设施还是皇权服饰、无论民间喜庆之日还是民间生活向往,无不将具有红色的标志和红色的语言文字融合其中。这充分说明了红色是中国的国色, 体现了中国人高尚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追求。在艺术表现中,红色具有鲜亮的活力,常常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张力和艺术感染力,具有催人奋进的鼓舞作用。历代画家无不喜爱使用红色来增强自己的艺术表现力。但是,由于红色是极难掌握和控制的一种暖颜色,用不好不仅不能增加画面的美感,反会使画面火燥,既使作品显得庸俗,更给人以刺激感官的逆反心理作用,所以,一般人不敢使用,即便是历史上那些艺术大师也只是在画面上稍微点缀一些,追求“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效果。从历史记载和现在国家珍藏的历代名画中可以看到,红色只在个别人物画家的个别作品中大面积出现(如明代戴进之《秋江独钓图》),即使如此,也仅仅是将衣饰用红色表现,并不敢通体使用。由此可知,红色虽然受人崇尚,但在艺术表现上,它至今仍是令人望而生畏和望而却步的事情。可以断言,谁能恰如其分的使用了红色,谁就是美术史上的拓荒者。鲁迅说:“世上本无路,走的人多了,就渐渐成了路。”但是,第一个去发现这条路、走这条路并且将它走得通的人则往往成为英雄,可惜,英雄却不多见。

  周尊圣就是敢于开辟新路并且将路开的很通达顺畅的人。

  他的画,把雄阔的山川造型和光亮的红色融合在一起,使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山川因具有红色而显得富有朝气和魅力,红色因为依附山川而显得更加庄重典雅、气派辉煌。整个画面透出一股古朴、浑厚的精神力量,充分展示了大手笔画的大山大水,表现了当代人的英雄气概,是中国人物质和文化追求的具体象征。

  中国画自唐代王维提出水墨至上的艺术观点之后,由于个人崇尚和社会原因,绘画单纯追求水墨成为一时趋尚,文人之画,鲜见丹青,更遑论红,绘画使用红色除技巧因素之外,尚有文化意识方面的原因。红色是通俗之色,通俗不是庸俗。通俗的才是大众的,大众喜欢的颜色才是中国的国色。周尊圣将红色恰当地表现在自己的艺术中,成为艺术的拓荒者,不仅体现了他的胆略、智慧,也体现了他高层次的文化追求。

  生活的内容和品质由文化决定,绘画的品位和影响力度亦由文化所决定。一个时代的绘画,只有注入文化的因素,才具有无穷的魅力。有人说:“文化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彻底决定一个国家的真实国力和它的未来”(龙应台《文化就是唱歌跳舞》)的确如此,绘画的真正意义在于将时代的东西化成一种文化,使之在历史的长河中成为民族的血液,使民族的精神因此生生不息。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将有功于人类。

  周尊圣不仅是一个画家,更是一个传播文化的使者。他传播的文化是红色文化,崇尚的艺术是中国红艺术。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红色历史,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中国人民走过了近百年的红色光辉历程,五千年的中国历史也是一部热爱红色的文明史。每个人都希望一生走红运,每个集体都希望满堂红,中国十三亿老百姓希望自己的生活开门红、代代红,我们也希望自己的国家兴旺发达、永远火红。总而言之,红是中国的国色,中国红艺术也是中国的传统正脉,我们希望周尊圣中国红艺术红起来,永远红下去,中国文化红起来,红遍世界,红遍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