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列宾美院的“破铁器疙瘩”——写在留俄归来之际

    文/冀策

    依然清晰地记得初到俄罗斯面对列宾美术学院教师展上的那些真正的俄国“学院派”时的复杂情绪——惊讶而错愕。这是与我期待中并不大相同的样子,这里没有经

    [09-05]

  • 名家寄语

    文/苏百钧

    在近年的一系列画作中,她越发娴熟地以明亮的灰色调传递精神的力量。她的作品,喻单纯于高雅别致的意境中,传递出“寂寞欢喜”的艺术境界。

    [09-04]

  • 执著追求 从心而觅

    文/刘树允

    卢洪英是一个热爱生活的女画家,她对绘画潜心学习、执着痴迷,她为了艺术可以通宵达旦、不顾一切,她正在传统与现代中找寻自己的画风,她正在浓碧与深红中彰显自己的个性。

    [09-04]

  • 卢洪英随笔

    文/卢洪英

    从《古韵清秋》到《我爱我家》,十几年之间,我完成了近二十幅参加国展之作。一路走来,不停地吸收着新鲜的空气,一次次更新着自己。

    [09-04]

  • 列宾美院的“破铁器疙瘩” ——写在留俄归来之际

    文/冀策

    依然清晰地记得初到俄罗斯面对列宾美术学院教师展上的那些真正的俄国“学院派”时的复杂情绪——惊讶而错愕。这是与我期待中并不大相同的样子......

    [09-04]

  • 我与国家艺术基金

    文/李雪松

    不论你起点如何!不论你身处何处!哪怕在最贫瘠的土地上,只要你坚持耕耘,必将收获丰硕的成果!套用当下流行的一句话:人一定要有梦想,万一实现了呢!

    [09-01]

  • 艺术应当承载文化思考和生命体验——访青年艺术家李雪松

    作者李雪松,是一位有情怀、肯努力的青年油画家,在世事喧嚣中辟一方幽静用心创作,以作品来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体悟。

    [09-01]

  • “苦心育鹰早硬翼,只盼他日凌空起”——国家艺术基金按动了我艺术生涯的“快进键”

    文/李雪松

    近几年来,我在创作中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在静物画中转换中国审美意境和表现手法。

    [09-01]

  • 在现实生活中,做浪漫的梦

    文/孙娟娟

    创意、小稿、大稿、正稿、着墨、上色,调整完成,历经痛苦煎熬、惊喜、努力、坚持,直到看到作品蜕变完成,就像看到你悉心培育的女儿出嫁,欣喜而不舍。

    [08-31]

  • 名家点评

    文/尚辉

    任何艺术如果不能有效地触摸现实、不能呼吸出那些带着现实新鲜氧离子的气息,那么,这种艺术即使有再深厚的传统、再精致的语言、再创新的样式都会失去鲜活的生命。

    [08-31]

< 66 67 68 69 70 71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