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评价

    普遍用笔劲爽潇洒,用墨丰富润泽,布局稳健,气韵生动。而我尤其喜欢他的“墨花”。“墨花”是宋元人的称谓,确切地说,应该叫细笔水墨花鸟。

    [03-02]

  • 胸有丘壑 雅逸玄幽 ----- 我读晓君之山水

    文/礼君

    初识晓君,感觉到她的那份文静、秀气而慢思条理,很难把她和山水画家联系在一起。但是翻阅她的一幅幅山水画作,顿觉得她的作品透出的思想精神与她给我的印象有着强烈的反差。她是那种低调、忠厚、不事张扬、甚至有些小女人的...

    [03-01]

  • 笔健墨丰画春秋 -------观晓君积墨山水

    中国画最宝贵的艺术特征是笔墨,中国画的民族性,非笔墨无以言谈。线条是中国画的造型基础,线条如同中国画的生命线,墨法之妙也全从笔法中产生。

    [03-01]

  • 老范的书法人生

    文/程玉合

    和老范又联系上,是在微信圈里。一次,一位朋友转发了老范办书法展的文章,我打开一看,老范憨态可掬,一如往常。

    [03-01]

  • 独持己见 一意孤行 ——范奉存的书法之路

    文/张传旭

    艺术家、政治家都很“轴”。“轴”,用拉甘地的话来说,就是非暴力不抵抗,其实应当是非暴力抵抗。艺术家近似拉甘地,只不过是用艺术来抵抗,抵抗平庸,抵抗不公,抵抗死亡。

    [03-01]

  • 隔花看少年——走近怡斋的书艺世界

    文/ ​ 谷卿

    今年春节前后画了几张画,觍着脸央求几位师长朋好题跋,以期拙作增色——怡斋自然是我不能放过的。

    [02-28]

  • 谈刘光的书法

    文/ 邓宝剑

    关于书法,黄庭坚的一句话堪为至理名言:“学书要须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

    [02-28]

  • 毕波:出于古,成于今

    文 / 党 震

    中国山水画传承流变至今,历经千余载以今人之眼观古之佳作,长令我等后生晚辈扼腕叹息,确实有“高山仰止”之感。凡修习中国画,必经由临古、写生、创作三大阶段,山水画亦不例外。

    [02-27]

  • 画者无疆

    文 / 李林

    静安先生《人间词话》开篇即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

    [02-26]

  • 在二元对立中寻求平衡

    王腾飞

    980年出生的夏理斌是中央美术学院“流水线”上的“完成品”,从中央美院附中到中央美院油画系,再到博士,十几年的美院学习为其深深打上了中央美院的烙印。最近一段时间,他一直把自己锁在工作室里闭门作画;浑厚的嗓音回...

    [02-26]

<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