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片石居里有生涯 ——姚来义《赋色家园》画展侧记

    文/万会海

    笔墨是精神的赋格,自然有境界的抵达。却又因为择选内容与主题物象的不同,而给人分外的惊喜与震撼。有人说,是司马迁发现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也有人说,是沈从文诞生了美丽的湘西;今天,却又从姚来义先生的笔下走出了太行...

    [03-14]

  • 导师评语

    文/姜宝林

    来义的作品很灵秀,色彩好,很雅致,有诗意,有浓郁的乡土感情。来义毕业于中国美院国画系山水专业,对笔墨精神有所理解,并有扎实的基本功。后来他在我的班上深造,随着教学的深入,他转变了创作观念,画自己的感受,画自己...

    [03-14]

  • 禅心画意 求索创新

    文/尼玛泽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文化大革命刚结束,一批渴求知识的学子,带着泥土的芬香,战火的硝烟,象潮水般涌向学院求学。刘学伦就是这个时期,我在四川美术学院认识他的。

    [03-14]

  • 刘学伦—立象以尽意 重神以忘形【大画系列】

    《金沙祭·刘学伦中国人物画选》序 文/马安信

    步入金沙,步入古蜀王都,连脚步也有节有蔓。 真实得清晰,仿佛就是昨日生活的场景,而并非远古。

    [03-14]

  • 三美共存的艺术世界

    文/贾德江

    历来认为,山水画的三大要素是:丘壑、笔墨和意境。由山水画三要素构成山水画的三美,即丘壑美、笔墨美和意境美。

    [03-13]

  • 饰终返素 妙合化权 ——读曲春林先生画作随想

    文/周利明

    《周易·贲卦》:“上九,白贲,无咎。”其《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王弼《周易注》云:“处饰之终,饰终反素,故任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

    [03-13]

  • 沉着精当笔墨,坦率诚挚为人

    文/范扬 中国国家画院博士生导师

    ​丙戌秋日,我赴太行山写生,随行有弟子二十人。恰曲春林兄亦带队在,有学生五六十人。又有国梁、东方两位友人介绍,于是相识,把酒临风,言谈甚洽,倾盖如故。

    [03-13]

  • 由诗入画 亦诗亦画——品评山水画家严纪照近作

    文/石兵

    与诗人严纪照相识多年,也知道他由诗入画的经历,却也是最近才有幸系统地观赏了他的一系列画作,惊喜惊叹之余,也在其画作之中看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事物,发现了一些其个人所独有的风格。

    [03-12]

  • 心性、禅意、华丽转身

    文/罗昌泰

    大西北敦煌漫漫黄沙在夕照下闪烁着万道金光,状若千佛,如入梦幻之境。呜沙山下,月牙泉畔,来自广东潮汕的青年画家郑友深久久伫立无语,陷入深深思索中。莫高窟千年壁画艺术魅力强烈震撼他的心,一直困扰他的疑团慢慢冰释化...

    [03-11]

  • 我与我的重彩山水

    文/郑友深

    童孩时我喜爱画画,种下艺术的萌芽是从临摹连环画故事开始,之后在广州美术学院学习过素描,版画,油画,在中国美术学院学国画,做过雕塑.画过工笔,打造型和色彩基础,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不断吸取技法,原理,构...

    [03-11]

<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