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者的耕耘


文/朱全增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7-25

1991年8月的一個夏天,一個忙碌的中午,在我的畫室里出現了一位率真、英俊、带有点膽怯的年輕人,这位年轻人就是剛從昆明理工大學畢業分配到萊鋼的李岩,後成為我的摯友。恍惚間與我相識已是25年光景。他曾經對我說,我是他人生成長的見證人。這話說的頗藝術。修行路上見證一個人的成長是一件幸事,同時在我的人生之路上也多了一位伴我同行的人,這是緣份。於是也成了今天我為之作序的緣由了。

藝術也好,專業也好,在李岩的身上有一種很熟悉的氣息,熟悉的無法分辨,孰輕孰重難解。

先說他的专业。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工程學者。昆明理工大學機械系畢業,後留學日本修学的也是機械工程,而且輕鬆拿下工學博士學位。在他的工程領域一直如魚得水,而且還收穫頗豐,享有盛譽。一個工科大學生竟在入廠實習之餘偷偷跑到我的畫室,足見他對繪畫的熱忱。我一度認為,他是工程技術專業的而非學藝術的。也許會在某個時候輕易放棄繪畫。但他的氣質里生髮的確是藝術的,文藝的。在國外極大的生活壓力下,他竟能日夜笔耕不辍,畫出了很多尚有個性的工筆秀作,而且一埋頭就是20多年。到現在我不得不認為,他才是純正的藝術者。雖然我和他相差十歲,都有各自的人生路,但在藝術道路的取捨與對話上以及對藝術真諦的理解和認識上,竟然異曲相合,無不碰撞出異彩的火花,虞悅了我們的人生時光。

有哲人說:無省察則慌人生。幾乎所有的藝術家都曾憂鬱與“我們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藝術疑惑。但李岩不一樣,他只是在做“我去哪裡?”。他有個藝術依托,或言,或畫,或甲骨文,或插花,一切盡在他的反悟里。我想,他的這本集子是屬於他的省察吧。美妙之處是他對人文,繪畫的並舉、互證。在別人把大把的時間用於金錢、地位、名譽的時候,他在異國他鄉簡陋的畫室里把珍貴的時間用於研習祖國文化,國粹—中國畫繪畫藝術。從未無所事事或莫名的傷感,確實可貴。

李岩自幼酷愛丹青,大學期間跟隨美術學院的老師研習素描和寫生,打下了紮實的繪畫基礎。中國畫的創新,必須立足於傳統基礎上的創新,那種否定傳統,標新立異,走捷徑,脫離現實,企圖一夜成名的想法是行不通的。李岩作為一個工筆畫家在傳統与創新方面融进了自己的繪畫理念和藝術思想,將兩者結合的很好,這便是他的創新。一手拿製圖工具,一手拿畫筆,讀萬卷書,行萬里路。他旅居海外20余載,遊歷了很多國家和地區,走遍了大半個地球,其創作手法也在中國工筆畫的基礎上強調多樣化,融合了多種藝術形式,如潑彩,日本畫,西洋透視,素描和插花等元素,創立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语言。

早在1991年,李岩就在昆明理工大學圖書館舉辦了第一次告別母校個人畫展。長居國外期間,他在百忙之餘多次舉辦畫展,同時多次邀請國內的美術家到日本舉辦畫展,加強文化交流,宣傳中國文化,擴大中華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在日期间還教書育人,創辦了中國畫培訓班,帶出了很多的工筆繪畫弟子,為傳揚中國文化做出了積極的貢獻。

最近他又把經營多年的繪畫組織《東方藝苑》發展為社團法人《國際工筆畫會》,以期更廣泛地在全世界範圍內推廣中國畫藝術,讓世界更多的人熟悉和認知中華繪畫藝術。這也是让我深感欣慰的事情。

有緣与本畫集相遇,除卻分享他对歲月的解悟,感嘆他的筆底生花,甚或揣測他的內心秘笈之外,是否會在某些時刻,让心緒蕩漾開去,與尔的心绪產生一些共鳴,撞擊出更加多彩的浪花,分享著更多的藝術成果。在藝術的海洋里趟出一條屬於自己的藝術之路,迸發出天籟般的藝術之音,這一天,我們期盼著!                

朱全增主席评价:

他在日本积极举办工笔画讲习班,极力扩大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我深感欣慰。

他追求中国画的经典传承和中华文化的韵味,再把这种精神溶化在他的绘画里,这就形成了他的独特的风格。他巧妙地将文字和花鸟组为一种元素进行组合,极力尝试一种中华的美感的表现。这种尝试本身就要一种艺术的行为。

中华文明的尺度是象形文字,礼仪道德和华夏世界观的综合体现。而李岩的绘画便是从(河南)二里头的夏朝甲骨文元素开始,用一种崇拜的方式表现着他对中华文字/文化的尊重和理解。而把鼎和器皿运用到画面则是他对中华食文化的理解,也是对礼仪文明的一种理解和崇祭。

由于他长期旅居国外,对文化的多元性和融合性进行了很多的尝试。特别是对日本的插花艺术的研究和借鉴更实丰富了他的绘画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