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的根本


来源:艺盘      时间:2020-02-07

素描应该怎么画?这个问题一直在困扰着我们。想一想学画的过程,对于素描,可能都花了相当大的力气来研究学习。在美术图书当中,《怎样画素描石膏像》、《素描头像的画法》、《大师素描技法解析》……诸如此类的书林林总总,大概有一半都是关于素描的。所以我说出这种现象是想说明,大家都把素描看得十分重要——我们离不开它,不仅仅因为它是基础的,就素描本身而言,所涉及的问题可能更多、更丰富。但是,从眼下的情况看,我们关注的素描似乎是在一些绘画的方法上,比如那些书,其中主要的都是在教我们:素描要这样画的。

其实如何定义素描,争论的意义可能并不大,关键我们要搞清楚,到底素描只是一种绘画的方式。我们说它很直接,是因为它不像中国画、油画和版画那样,对材料和语言有那么多的约束,只要我们拿起笔,去画就行了。不过因为它可以反复修改和调整的性质,看着比较适合造型基础的训练,那么,我们要问,仅此而已吗?关于素描,一些难以矫正的错误见解仍在发挥作用。一个突出的观点就是,至今依然有很多人把素描仅仅视为基础,视为低幼年级的课程,觉得只要掌握了方法,练就了造型能力以后,就不需要再画素描了。

大师们给我们留下的那些素描作品,散发出的光辉和难以言说的气息,显然超出了一般所理解的造型基础范畴。造型基础和杰作之间其实并没有理所当然所认为的那种分别。我们一直在画素描,并不仅仅因为它有多少造型技巧需要我们去学习,它只是方式,不是目的。目的或许是通过它,我们能够去寻找和接近一些东西——使绘画称之为绘画的东西。

不妨想像一下,面对一个对象,比如一个模特儿,是我们从劳动力市场临时找来的一个农民工,他二十多岁,个子不高,稍微有些瘦,还有些和年轻人不相宜的驼背,两条腿略微外八字,性格感觉有些内向,衣着和气质一看就知道是在农村长大的……些特征观察起来并不难,但是如何将面前这个生动的人转化为画面,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了。从铅笔落向纸的那一刻,比例、结构、空间,这些类似技术的问题和所谓的感受混杂在一起,一并袭来——我们应该把髋骨往前画,头和胸的关系,胸和腹部的关系,一层压一层的重量……额头很宽,下巴很窄,他的头和肩膀相比多大呀,后脑勺与后背的角度应该再大一些……这还是年轻人的感觉吗?他十年之后还会是这个样子吗?他在想什么?胳膊下垂的松弛感不好,手画的不够大,干活的手,躯干的厚度……衣服下面是空的,这空的感觉怎么办……一切特征都是独一无二的,要画的具体……

所以罗列这些在画素描写生时头脑里闪现的片段,是想说明——非常复杂的思维活动贯穿整个绘画的过程,所有的寻找、塑造、犹豫、都会在画面上留下痕迹,这些东西构成最终的画面。这里面有我们称之为基础的东西,还有其它,比如感受,对待绘画的态度等等。当然这些作为画面呈现的结果是因人而异的,如果我们认可这是正确的态度的话,那么,这种认识对于我们的教学,意义何在呢?

涉及中国画专业的素描教学,疑问向来很多。我们的共识却也明确,就是都觉得素描很重要。但由于素描是泊来品的事实,很多人都提出过,应该做适合中国画的改良,有人说中国画以线造型为主,所以中国画的素描教学应该强调用线,弱化光影;也有人提出中国画是主观造型,所以素描应该强调变形表现……这样说的背后,可以看到,都是因为中国画的面貌在起作用。作为画家,或者是个人的理解,这种认识实属正常,可是,一旦作为教学的要求和规定提出的时候,就变得十分可疑了,因为它背离了素描应该有的本质,变成了一种形式规范。对中国画的认识我们不可能脱离传统,但是作为绘画来讲这种认识是开放的,我们的经验只在于以往,未来不可能完全洞见。在这样的基础之上,中国画语言的建设,我们见到,尚且有坠入模式化的问题。而以素描的方式或许可以随时提醒我们,放弃表面的、形式上的追随,将重视对象、重视研究性,放在绘画的首位,避免作品陷入语言的承袭之中。如果对素描提出形式上的规定,以一种强制取代另一种强制,比如以“线”取代“光影”的表现方法,即便从素描的角度想,同样是一种主观所为,没有了客观对象的关照,绘画就会变得索然无味。还有,就对形象空间和结构的塑造而言,这两者真有本质差别吗?我们这样讲,并不是坚持素描表现形式的不重要,作为绘画语言的建立,必然需要方法和形式,但是,内容永远是根本。我们用很长时间来了解和学习中国画的传统,作为美学的一种认识,素描也一定会受到中国画表现形式的制约,画面上那些所谓品味的东西,慢慢就随之生长出来了。我们知道,作品最终契合的中国画,富有活力的形式是在自然之中产生的,这与那种先验的强制是大不相同的。石涛说过:“受与识,先受而后识也。识然后受,非受也”,大致就是这个意思。不过,由于绘画语言的特殊性,这些画面上的反映更多应该视为个体的经验,既然如此,怎样在教学上让它自然而然呢?我们需要学会用更开阔的心胸去面对一切艺术遗产,现在谈的素描,也应该视为“我们的”,这就有利于中国画的语言建设了。其实,作为一种知识,我们已经知道了,了解了,拿来用就是了,不必抱着概念而闭目塞听。

如果说对素描教学有要求,其根本就是要尊重对象,对对象永远抱有好奇心,即便是画一棵小草,也需要我们付诸情感去观察,力求表现“感觉上的真实”,然后不断去检验这种觉察的真实程度。这样看来,素描的学习,就不是方法的学习了,如何将素描的方式纳入中国画创作的轨道,我们认为是在内在需求的一致性,以及对内容的表达上而不是仅仅在形式上。当我们用毛笔去勾画形象的时候,无论工笔还是写意,在素描的过程之中,我们得到的收获自然而然会体现出来,这时候,所有人的感觉可能会不大一样,有什么关系呢?绘画形象因具体而丰满,或许这才是作品的动人之处,也是绘画的意义之所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