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展讯丨一忱守恒——李永忠书法双城展(潍坊站)

    [12-26]

  • 任贤义艺术评论

    贤义的作品虽然具有一定的抽象性,但还是能够感受到传统之本源,其形式感很强,很现代......

    [12-24]

  • 赏析丨《痛苦的根源》(下)

    文/ 卢晓峰

    几天前去一个陌生的城市短暂逗留,友人在电话中一再询问是否坐的高铁,又热心地帮我查询、预定高铁票,抛开对他的感激,我却实在是搞不明白,为何他会如此的痴迷于高铁,速度真的能带来那么多的美好吗?没有急事的时候,我喜...

    [12-24]

  • 传承古都文化丨“渑水燕谈录”书画十一事(二)

    文/聂彦锋

    太宗朝,有王著①学右军书,深得其法,侍书翰林②。帝听政之余,留心笔札,数遣内侍持书示著,著每以为未善,太宗益刻意临学。又以问著,对如初。或询其意,著曰:“书固佳矣,若遽称善,恐帝不复用意。”其后,帝笔法精绝,...

    [12-24]

  • 书法课堂|书法“生态学”

    文/陈海良

    笔法,就好比是音乐中的1、2、3、4、5、6、7七个音级,在音乐大师的组合下,可以变成一曲动听的乐章,如歌如泣,如贝多芬的《命运》就是这7个音级的最佳组合,达到了极致,达到了无法超越的地步!

    [12-24]

  • 纪事|姜宝林先生的博士课

    碧草之芬,幽兰之馨,师徒数人,京华齐聚。 如今,七十六岁高龄的姜宝林老师依然活跃在教学现场,坚持定期给学生们授课。作为博士生导师的他,虽然每天日程繁忙紧凑,但仍不辞辛苦地给大家作指导。

    [12-19]

  • 穿越时空的对话——访青年艺术家姚莉芳

    艺术基金管理员

    五位身着白色长裙的仕女翩翩走来,她们发髻高挽,双手合十,神情静穆典雅,低头虔诚地朝拜......

    [12-15]

  • 赏析丨《痛苦的根源》(中)

    文/ 卢晓峰

    在乡下的厕所刚蹲下,忽然发现旁边的鸡窝里有一个粉红的蛋,攥在手里,它的身上还有母鸡热热的体温,心情就好了起来,为生活中小小的一点乐趣而开怀。记得有个方便面的广告词这样说:“中卤蛋,为生活中的小惊喜而欢呼”,

    [12-15]

  • 海良说|书法有“法”

    文/陈海良

    书法中的“法”,与方式、方法、标准、模范、仿效及法术等概念有关。法术是个玄之又玄的境界层面,是形而上的法的内涵,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气”、“韵”、“逸”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识方面的东西,很难用

    [12-15]

  • 传承古都文化丨“渑水燕谈录”书画十一事(一)

    文/聂彦锋

    唐刘忠州晏①《重修禹庙碑》,崔巨文,段季展书。刘,当世显人,所记撰及书碑者,宜皆知名士,矧②巨之文、季展之书有过人者,而其名不著于世何也?

    [12-14]

< 150 151 152 153 154 155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