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毕业谈 | 刘明亮:毕业季是从“师度”到“自度”的转折点

    又是一年毕业季。从每年5月开始各大美术高校的毕业展陆续拉开帷幕。与以往不同的是,近几年的毕业展已经从单纯的行业人士朋友圈刷屏,到社会大众广泛关注参与,毕业展已经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城市公共文化事件。

    [05-21]

  • 杖藜书院|“杖藜扶我”首届师资班招募

    据中央批示,教育部已把中小学书法教育列入国家课程,并正式实施。书法教育已经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素质教育重要载体。但是,当前中小学书法教育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没有师资,加强书法教育是一句空话。...

    [05-21]

  • 明亮札记丨绘画是件幸福的事

    文/刘明亮

    丰子恺认为学术文艺,是更接近灵魂层面即宗教的生活的。从这一层面看,从事艺术活动,无论绘画、音乐、文学创作则是幸福的一件事情了,因为大部分人更多的生活在物质的层面上而无法超越。

    [05-21]

  • 【研讨】“天地间——刘斌艺术展”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开幕当天,在山东美术馆一楼A1展厅举办了“天地间——刘斌艺术展” 学术研讨会,研讨会为开放式,现场气氛热烈,专家观点鲜明,使观众就刘斌的为人、为师、为艺有一个全面立体的认识。研讨会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

    [05-21]

  • 展览丨“天地间——刘斌艺术展”在山东美术馆开幕

    刘斌教授的个人展览以较大规模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使美术界同仁和广大观众有机会了解他多年的艺术积累,也认识他坚持探索而形成的鲜明个性风格,对于一向真诚从艺、勤勉创作的刘斌来说,更是一次以展览的方式吐露自己艺术心声...

    [05-21]

  • 卢晓峰丨《他系列》创作思路: 若为自由故

    文/卢晓峰

    《他系列》组画是在秋天开始画的,当时是2016年的夏天,我们几个朋友加司机六个人开着车一路从山东去了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在那儿转了九天左右。

    [05-19]

  • 刘明博士学术讲座 | 笔墨当随时代——中国山水画鉴赏

    5月17日上午10:30,由山东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中国文化传统概论"系列讲座在长清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如期举行。本次学术主讲人是山东艺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刘明老师。为了...

    [05-19]

  • 花间逸趣 · 当代花鸟画专题展

    中国古代画学以神、妙、能、逸分品,大致始于唐代。张怀瓘的《画品》将画分为神、妙、能三品,另加逸品;朱景玄《唐朝名画录》同之,按“其格外有不拘常法,又有逸品,以表其优劣也”;直到北宋黄休复最早确立了“逸格”的崇...

    [05-19]

  • 微个展 | 结庐访贤——聂彦锋的山水绘境

    世之笃论,谓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何者?观今山川,地占数百里,可游可居之处十无三四,而必取可居可游之品。

    [05-19]

  • 西配实践论 | 我院李宽教授创作国家艺术基金中国画《山高水长》

    《山高水长》高240cm、宽600cm,这幅作品采用传统水墨纸本作为艺术载体,以横幅构图形式艺术表现大凉山彝族乡亲的生活画卷。山高水长、生生不息、生命的乐土和谐家园是此作的立意和内容,反映了现实生活中大凉山彝...

    [05-19]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