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亮相 | 在山出山 出入随心

    薛先生 画山外山 匿身外身 在山出山 出入随心 其画笔已非指向自己 却指向他人 不意在山水 而意在山外 ——李安源

    [07-18]

  • 聂松:太行山写生回顾

    文/聂松

    这次写生是我带南开大学和南通大学两个学校的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共同的一次写生课,这次写生是南太行实地写生的山水写生课。

    [07-18]

  • 子非鱼亦非我丨卢晓峰作品赏析《子非鱼》

    文/槑槑

    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庄子与其朋友惠施在濠水的一座桥梁上散步时,以河中的鱼是否快乐以及双方怎么知道鱼是否快乐为主题而展开的辩论。古之圣贤者,总爱借物抒情,二人观河中鲦鱼,你来我往,寥寥数语,便将意味深长的...

    [07-17]

  • 每周一画NO.8|聂松:齐物•绕弦倾心

    所谓学术乃以恭敬心做研究,而艺术中的学术则应是以恭敬心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作为一名成功取得博士学位的艺术实践类博士和一名高校教师,聂松老师时刻以传递美为己任,他用当下可感的心意作为艺术创作的推进之源,真正担负...

    [07-17]

  • 典雅 | 坐中佳士,左右修竹。

    在中国古代文人的精神世界里,“落花无言,人淡如菊”的平淡与悠闲,是他们一直在寻求的精神家园。观聂彦锋先生的山水画作,其营造的物象、意境,都以高士隐居之所,或自赏美景,或独自思索,亦或出门悠游、拜访先贤。

    [07-17]

  • 树头花尽,乃见众香曼妙。焚心火窟,方觉无上清凉——《仙色出众芳》的绘画意趣

    清初六家的恽寿平说:“细雨梅花发,春风在树头,鉴者于毫墨零乱处思之。”这笔墨零乱处,正是其用思处。南田说作画,要使赏者有“叫”的狂喜,要使古人用“活”的念头,他说:“铜檠燃炬,放笔为此,直欲唤醒古人。

    [07-17]

  • 李笑涛读刘明亮的油画丨绘画就是一场修行

    文/李笑涛

    作为一个油画家,刘明亮多年来一直创作、工作于济南这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作为一个在学术和艺术上有所成就的青年油画家,理论上我认为这个人的性格应该像草原上的野马:奔放、自由、豪迈、激情甚至有点疯狂,但是我看到的...

    [07-17]

  • 文飞课堂| 古人眼中的书法“如”哪般?

    文/杖藜文化

    古人论书不以好坏为评判标准,中国书法史是一部士大夫的书法史,士大夫们评价一部书法史,是以论道的方式去阐释一幅作品的成败。

    [07-17]

  • 艺盘动态丨著名艺术家于受万先生来访艺盘济南总部

    2019年7月16日上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文化部东方文化艺术院国画研究院名誉院长、中国教师书画院副院长于受万先生来访济南艺盘总部,艺盘创始人、山东艺产宝集团董事长席峰先生及公司人员给予了热情招待,并详细介...

    [07-17]

  • 艺盘报道 | 刘万鸣履新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

    据中国国家博物馆官网显示,刘万鸣近日已履新中国国家博物馆副馆长。此前,刘万鸣担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副院长等职,为中国国家博物馆学术委员会委员。

    [07-17]

<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