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炳辰丨师古而不泥古,推陈亦要出新

    炳辰,喜山描水研习书法。囊萤映雪,持之以恒,好学不倦,成绩斐然。习画初入手宋元,追捧王蒙。对元四家理解深刻,精心研习,日夜揣摩。上溯入宋,深究李成、范宽、马远、夏圭之法。远涉唐代大小李将军之青绿,认真临摹,暑...

    [08-27]

  • 展览预告丨“三香墨蕴”—陈中林书画作品展之荷花系列

    “书香、花香、佛香”一 新都的三香文化,其中花香正是桂荷飘香,这与陈中林老师酷爱的荷花题材不谋而合。2018年《升庵诗画》一一全国中国画作品展,陈中林老师便和新都结下不解之缘。

    [08-26]

  • 明亮札记丨视觉表征下的文化反思

    绘画创作,尤其是表现性绘画创作,从某种意义上看,完全是个体性的,它更多指向画家自我心性的表达,其带有强烈的风格性特征,看起来似乎与他人无关,我的创作是这样,其他人的创作看起来也是如此。然而,从另一个意义上看,...

    [08-24]

  • 展讯|艺苑撷英·华夏前行

    “艺苑撷英·华夏前行” ——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暨首届全国艺术院校青年中国画作品学术邀请展

    [08-23]

  • 关于书法中的技术性问题

    书法是文化的、艺术的,但是没有技术的高超表现,一切都是徒劳。书法的技术性就是书法的基本功,这一基本功在情感的驱使下,才能营造出空灵的意境、美妙的旋律、优美的文笔和放达的情思,才能在优雅的书写中绽放美妙的韵致,...

    [08-23]

  • 绘意成形 妙释情怀——论常潇的青绿山水画

    文/姜坤鹏

    在当代青绿山水画家中,常潇是一位新秀。生活中,他温文尔雅、外慧内秀;艺术创作上,他孜孜不倦,努力攀登艺术的高峰。他着眼传统,反复思忖题材、笔墨形式;又于继承之中有探索,着意整合与重构自己的意象山水。

    [08-22]

  • 每周一画NO.11|金陵玄武湖畔的松

    不管是特意突出某种特殊的技法,还是借拟古的风格暗喻某种个人感受,这幅作品都有一种不言而喻的美;它有超越一般的自然事物给人的美感,又有一种自然引导观者深入思考的魅力。这可能就是艺术家在长期的笔墨训练和下笔经验的...

    [08-21]

  • 刘培军丨以写实参酌写意,以形似求其神韵

    近期几次,我读到了刘培军的水墨人物画作品。无论是他的人物写生,还是主题性绘画创作,抑或是风惰小品,大多是他这两三年的作品,表现出他在近乎原生态的现实生活中攫取有动于衷乃至感人至深形象的造型能力,可见他勤奋、踏...

    [08-21]

  • 贾少波丨出入风雨 卷舒苍翠

    绘画作为一门造型艺术,无论是追求“形神兼备”意境还是追求“似与不似”的理念都离不开“形”的内涵。山水画要以形写神,所谓山水之神其实是山水之美,这种美可以陶冶人的性情,涵养人的心胸。宗炳在《画山水序》里讲到“圣...

    [08-21]

  • 王文娟丨我的艺术,我的世界

    如果能做到真诚和深刻,总能打动人,艺术上尤是如此。 抛开深刻不说,我觉得艺术家必须要真诚——首先要对自己真诚。每一个从事绘画的人其始都是源于对绘画的喜欢,都有一颗至诚之心,然而好多人在以后的道路上不知不...

    [08-20]

<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