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绘画中的地域性


文/文鹏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6-09

不同地域因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导致其自然环境、社会形态、人文风物等方面的呈现出不同的方式。在风景绘画时,由于艺术家的心理观感、创作习惯和技法经验等因素存在着个体差异,当不同的自然景象映入眼帘时,画面会呈现出一种别于他人艺术形式。对景自然摹写,是中外许多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的主要方式,地域特色是艺术家们绕不开的话题。

不同地区在其地域、人文等环境影响下,其民族文化各具特色。地域的不同,风景绘画所要表达的内容也各有侧重、形态多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艺术家在一个地区生活、工作,在地域政治、经济及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下,其性格、精神面貌、习惯等都会有一定的反映。艺术家所使用的绘画语言、创作的作品形式都会带有一定的地域倾向。宋代李澄叟在其《画山水诀》提到:“北画病在重坡,南画伤乎多水,以其习熟而然也”。清人沈宗骞在其《芥舟学画编》山水卷中也明确的指出:“天地之气,各以方殊,而人也因之”。在他看来,南北方山水的自然景象是有区别的,同时由于地域、气候、水土等诸多环境的不同,南北方人物的性格特征也是有区别的,正由于上述原因,也就造成了南北方人的笔墨特性的差异。从气候山水等方面环境来总结地域带给人性格等多方面的变化,从而在笔墨上产生艺术差异。法国史达尔夫人描述西方艺术的地域差异:“南方空气清新,丛林密布,溪流清澈,使人有较广的乐趣,较少的思想强度”并且“比较地安于奴役,而取偿于气候之美和艺术爱好”,其文艺特征为:崇尚古典,情调欢快,充斥民族和时代精神。“北方土地贫瘠,气候阴沉多云,人易滋生生命的忧郁和哲学沉思,而想象却更加丰富”,其文艺特点是:感情强烈,富于哲理,崇尚想象,气质阴郁。由此看来,人一旦长期生活于某一地域,因受其地域内的经济、人化、环境等方面的地域影响,会明显带有该地域的印记,其风景绘画就会呈现出一定的地域特征或地域风貌。而艺术家一旦具有了明显的地域印记之后,即使其再进入另一个地域环境,这种印记也不会轻易被新生地域环境所左右,作品中仍会体现出一定的原生地之地域特色。当然,无论艺术家工作、生活环境居于何方,地域倾向如何,我们评价其作品应始终坚持“视学之纯杂为优劣,不以宗之南北分低昂”。

早些时候,美术作品多以再现自然之相为主,这一方面又以风景绘画为最。艺术家在选择所要表达的自然景象时,不可能完全脱离自己生活的地域环境和自然之象,其作品会会受到自然环境以及地域文化的一定限制。大自然赋予每一个地域的地理自然条件以及文化特征都不相同,唐代张彦远在其《历代名画记》中就提到“若论衣服车舆,土风人情,年代各异,南北有殊”,抛开地域的人文风情变化,仅探讨具体的自然地貌,各地域的景象也是有着明显的差异。如我国北方气温偏低,雨水较少,树木多以高大乔木为主,因此风景作品中表现的多为山地、林海和雪地等景;南方雨水充裕,多河流,因此纵横交错的大小河流以及河溪之上造型各异的桥梁成为南方风景画的主要选材。这些风貌各异,仪态万千的地域变化是创作丰富多采的风景作品之基础,也成为我们艺术家表现当地风景风情的有效抓手。如陕北的风景作品上多出现纵横交错干枯裂纹的土地、连绵的黄土高坡以及极具特点的窑洞;而华北平原作为中华民族传统大粮仓,其风景作品较为常见地出现一望无垠的庄稼地;位居大西北的戈壁、青藏高原的藏羚羊则为我们的风景创作提供这个地域最大特色。

笔者工作生活所在地位于中国西南的嘉陵江畔,这里山清水秀,绿荫蔽日,四季常绿,民居多有砖混结构的低层瓦房,至今仍保留着不少修建于清末民初的全木结构房屋,错落有致,与穿梭其间的幽径构成了川东北特有的村落特色。此段嘉陵江流域多为卵石河床,偶尔还有大型磐石横亘河中,这些石头或露水面,或潜水下,活生生将一条大江或逼为曲流,或阻流成浪,河道弯曲特别多,故又有“九曲回肠”之称。笔者住所旁边的青居镇一段最为突出,上下游长达17.1千米,而陆路相隔仅370米,民间有着“青居女儿嫁曲水,来去都坐下水船”的俗语。这些典型的嘉陵江地域特色也成为当地艺术家们风景画创作的极好选择。嘉陵江是长江水系中含沙量最大的支流,极目望去,大大小小的沙厂沙船纵横江上。黄砂、蓝天、碧水、远近错落的建筑物以及熙熙攘攘的捣砂船组合成了一幅幅美妙的风景图画。砂石以点汇集成面,与间杂的电线杆、电线等本身就构成了平面空间的点线面基本元素,绘画性十足,笔者经常携画框流连其间。沿江而上,水平分割的地面岩层经流水侵蚀,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平顶丘陵也成为艺术家惯常表现的风景。四川盆地内高山环阻,偏安的地理位置远离政治文化中心。笔者长居于此,真有了几分清代画家龚晴皋“虽非散人,也胜神仙。……品我墨妙,参我画禅”之感。盆地多雾,一年中多数时间缺乏阳光直射,所以没有明显的光线变化,也给笔者提供了较长的时间可以潜心修缮。在油画风景创作时,笔者倾向于以工兼写的表现手法,笔下的砂石、捣砂船、电线杆等都是以一种比较写实而又兼具写意的绘画倾向,努力将画面经营出一种静宜沉稳之感。这种作画方式也贯穿于笔者的其他风景作品之中,当笔者表现与西南风景大相径庭的北方风景时,虽在地貌气候等环境处理上较西南风景时更为分明,但表现手法却并未有太大区别,这大抵是地域性对笔者风景作品最大的影响。

    地域环境是一个地区的自然景观、生活条件、民风民俗、历史传承等综合因素所形成的基础,也是赋予生长、生活于这个地域艺术家的绘画题材、艺术个性的重要基石,从这些层面上讲,地域性对于风景作品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多元化发展的当下,民族性、地域性依然在绘画艺术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风景绘画来说,倡导风景创作围绕地域性特点来进行构思与发散将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