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画家个案研究


​——赵婉如山水写生 文/贾德江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4-18

近代山水画大师黄宾虹十分重视对大自然的观察和写生,他用重墨重色正是要画出他在云雾或晨昏所见到的山川,他曾批评清初四王不敢用浓重之色,作山几乎全白,乃是由于“专事模仿,未有探究真山之故。”然而,黄宾虹并不是对山川自然的机械模拟,他说:“写生只能得山川之骨,欲得山川之气,还得闭目沉思,非领略其精神不可。”黄宾虹所说得气,便是指画家那种独特的感受和印象。作为女山水画家的赵婉如,以女性特有的细腻和诚挚,通过对黄宾虹艺术的揣摩和思考,领悟到所谓山水画非画山水,而是画感受,要画出自己独特的感受,   也就必须寻找创立自己特有的表现形式,也就是艺术语言。

赵婉如的山水写生大多取材于泰山和沂蒙山山脉,其山水特征是朴拙、雄浑,粗放和简旷。画家选择的是水墨写意表现方法,偏爱宿墨的运用,以追求笔墨的浑厚华滋,其实她的着眼点实际上还在于她的感受和印象所依据的自然对象的特征上,或者是山峦的气势,或者是农舍的错落,或者是林木的劲拔,或者是秋景的萧疏,她的精力投在“写”字上,以提高笔墨的内涵和形质。在以书法笔线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她拓展了“积点成线”的传统,即把隐性的几点成线——用笔沉实,在每一点上都力透纸背,转化为显性的积点成线——变长线为短线,变短线为点,弱化形的完整性,突出短线的独立意义。她甚至吸收了西画的构成因素,把点线与宿墨结合起来,借宿墨的沉淀性造成无漏痕般的有韵有留,生涩散淡的效果,具有自由和丰富的表现力。

显然,随着画家对自然山川精神本质的重新认识与发展,使山水意向的内涵与外延不断扩大,而把潜意识、非理性、激情、抽象等因素,大胆引入自己的写生中,艺术的趋势表明,不久的将来赵婉如会有一个新的山水画风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