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平心语


李平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3-23

  尚平心语(一)

走在艺术的路上,需要仁厚与博爱。《易》曰:“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注意修身立德,方能正己化人。老子曰:“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人品不高,画品不高。世间万物,皆通此理。

走在艺术的路上,需要顽强和坚韧。《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德厚而志短,言行愚俗;自强而德薄,气量狭促。可见仁厚与坚强二者不可偏废。在艺术探索中,只有以百折不挠的顽强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去进取,艺术之门才有可能真正为我们开启。

走在艺术的路上,需要勇气与自信。因为在艺术上没有平坦的路,时时会遇上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艰难与困惑,但是,只要有勇气和自信,就会有希望,就有可能到达成我们的愿望和理想。

走在艺术的路上,需要好学深思。在艺术创作中,只有好学深思,才能博闻强识;只有具备了深厚的学养,艺术表现才会有底蕴、才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走在艺术的路上,需要潇洒与浪漫。从事艺术的人,应情寄山川湖海、思接天地宇宙。只有这样,才能“搜尽奇峰打草稿”,艺术创作才能思若涌泉,左右逢源。

 艺术之路崎岖不平,但风光无限。愿我们能够在艺术的道路上走的潇潇洒洒,用真诚的画笔镌刻一路风景,用明丽的色彩描绘希望与梦想——把希望留住,留给家人、留给自己;将艺术奉献,奉献给知音,奉献给社会。

 2016.05.22

  尚平心语(二)

整理昔日的部分画作与文字笔记,如同回望走过的路,那些深深浅浅的足迹,在一张张图片中清晰地浮现出来。

对于我这样一个农村长大的艺术爱好者来说,洒满阳光的农舍田园永远是最富有魅力的所在。我从小就醉心于描绘村里的花草树木和村外的山川湖海。

长大后,离开家乡负笈求学,得以在艺术殿堂接受系统的艺术教育。青涩的内心世界,时常将我的大学生活渲染成理想化的斑斓图景,而在现实中,用画笔铺陈在画布上的一笔笔色彩,也就印记着那个时代和个人所特有的执着与坚韧、激情与喜悦——当然,有时也会点染上许多迷惘与惆怅。然而,目前存留在自己手上的那段时期的作品,只有十几件油画和素描作品,大量的作品在辗转中遗失,乃一大遗憾。

我的以艺术为核心的生活模式,是从少年时代开始的,大学时代步入正轨,毕业后成为美术教师,一面从事艺术教学,一面继续进行绘画技能与理论方面的研究,直到现在依然如此。在这期间,我有机会多次走出国门,为追寻艺术而求索。从圣彼得堡到慕尼黑,从维也纳到佛罗伦萨,从罗马到威尼斯……这些艺术圣城深厚的文化积淀和辉煌的艺术成就,能够让每一个热爱艺术的人懂得如何去尊重传统和敬仰先贤。在这时期,我开始了更多的思考:具象与抽象、技法与理念、传统与现代、民族精神与地域文化、生活习俗与审美理念等等。我的艺术观念,也就在这种思考中慢慢地演变推进。

对我而言,教学是美好的职业。在安宁祥和又不乏激情活力的象牙塔中,我能够潜心研究艺术教学与艺术创作,同时还有机会与蓬勃向上的年轻的艺术学子们一起“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地探讨艺术与人生,这是怎样的幸福!在我的许多写生作品里,印记着我与我的学生们在课堂、在山川湖海写生的艰苦与快乐。当该书的书稿清样打印出来时,恰好有一位毕业生来看我,他翻到其中一幅画时,还清楚地记得我与研究生们在外写生时共度的那段时光,记得我在画这幅画时与他讨论的话题——过去的时光连同我们师生的友谊熔铸在作品中,未曾流失点滴。

对我而言,从事绘画是终其一生的职业。因此,对艺术理论与技能的研究和对艺术至高境界的追求,便成为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但绘画之于我,还是一种所爱,一种与生俱来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因此,能够每日作画,便成为幸福快乐的事、令人陶醉的事。

我感恩艺术,同时也感恩生活。感恩在我的人生旅途中帮助我的领导、师长、亲友以及所有有缘相识的人。同时,更感恩我的家人,感恩我们相携的美好时光。

                                                                   2016.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