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延祯书法艺术赏析


文/任钦功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3-21

一次偶然的机会,见到了延祯教授的一个书法作品折页,里面有一幅“行书王维诗四条屏”的作品,写得灵动,奔放,充满浓郁的书卷气息,作品体现了他在传统书法的学习上所下的深厚功夫,也体现了他在学习文学、音乐等艺术的心灵感悟,是他的一幅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品。当时,我正在筹备编纂《新中国美术家大典》,便邀请延祯教授作为高校老师代表进入编委会,其“行书王维诗四条屏”收入《新中国美术家大典》。

后来,去济南出差,与延祯教授进行了一次深入地交流,对他有了更多的了解。延祯教授自中学起习练书法,远追晋唐钟绍京《灵飞经》,王羲之《乐毅论》、《黄庭经》,王献之《洛神赋十三行》、钟繇《宣示表》等小楷,同时,用功于颜真卿《勤礼碑》;行书从王羲之《圣教序》入手,后宗于米芾、黄庭坚、苏轼等先贤,形成了其敦厚而不失灵动的书法风韵。

中国书法从商周之金鼎文开始,历经秦篆汉隶晋行唐楷,又经唐宋元明清上千年之继承、发展与锤炼,已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屹立于世界艺术之林,其中大家辈出,名帖纷呈。就书法家而论,从蔡邕、钟繇开始,到晋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之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怀素、张旭,宋之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再到元之赵子昂、鲜于枢,明之董其昌、文征明、祝允明,清之王铎、何绍基、郑板桥等,灿若群星,这些先贤大家皆在承传传统的基础上有着广泛的修养,故他们的书法能够“走进去,打出来”风格鲜明,推动者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延祯教授正如这些先贤大家一样,是具有前瞻历史高度的书法教育家,他几十年如一日地“遨游”在传统的书法长河,如今正凭着扎实的传统功夫进行“突破”。从延祯教授学书的过程看,他的承传之路是正确的,且具有融会贯通的驾驭能力,加之其全面的文化学养,使其成为个性鲜明的书法大家成为可能。

笔法、结字、墨法、章法是书法艺术的四个基本要素。笔法指的是用笔的方法,即控制毛笔写出字的点画形态;结字就是指字的形态,字的结构;墨法是指墨的浓淡枯湿;章法是指通篇的布局安排。四要素中,结字是基础,用笔是关键。四者紧密相连,相互渗透,互为因果。这是书法形式的基本内容,充满了艺术辩证法。比如笔法讲求提按、轻重、疾涩;结字讲求停匀、平稳、穿插、避就;墨法讲求“带燥方润,将浓遂枯”;章法讲求计白当黑、气势相贯。这些要素会充分体现在一个人对书法艺术的感悟理解上,更体现出一个人的书法功夫。延祯教授刻苦勤奋,临池不断,同他的教学互动互利,具有了精湛的传统功夫,他把这种书法学习的“不二法门”传至与学生,成为了书法教学的典型“师表”。

南齐王僧虔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唐代张怀瓘说:“深识书者,惟观神采,不见字形。”所谓神采,是指书法作品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气质、思想感情、格调气息。如古人在《古今书评》中评价王羲之书法:“王右军书如谢家子弟,纵复不端正者,爽爽有一种风气。”没有神采的书法如土埂木偶,娟面蜡人,没有生命,纵使功力较深,格调也必然不高。这就要求书法家本身有相当的艺术修养和相当的字外功夫。延祯教授的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比较丰富,高考考的理科,学的工科,后又自学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管理学。从事过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工作,现又专职从事书法教学工作。同时,于诗文、艺术美学、音乐等皆有较深的涉猎,精读《论语》、《庄子》等国学经典,深入研究书法美学和音乐美学,尤其痴迷于西方古典音乐,醉心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勃拉姆斯、柴科夫斯基、德沃夏克等作者的经典音乐作品当中,获得了丰厚的艺术营养。这些广泛的学养为谭延祯教授的书法打开了精神天窗,从而使他的书法作品具有了一种书卷气息和大家气象。

采得百花酿成蜜,千山入眼好写诗。我们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勤于修持的延祯教授终究会站在书法艺术之巅,成为大成就者。

 任钦功: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贸易报•艺术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