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静,处处皆风景 ——王鲁光风景油画印象


文/李雷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3-19

王鲁光,中央美术学院设计专业出身,不过画油画却有十多年的时间了。经过多年的潜心思考和孜孜不倦地创作实践,终于成就了今天的“略有所成”。这是他的首本画册,集结了他近几年的45幅精品力作,这些作品记录了他这两年油画写生的足迹,亦见证了他油画创作道路上的成长与进步,可喜可贺!

欣赏王鲁光的绘画,仿佛面对一位饱经世事沧桑的老者,不自觉地会跳脱出俗世的喧嚣而被其带入一种心若止水的沉静氛围之中。这种奇妙观感体验的生成,很大程度上源于其作品内在的静穆力量与和谐美感。不难看出,其作品中既没有壮丽宏大的场面,亦没有绚丽夺目的风景,只有那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日常景致,而且这种日常景致大多是一种朴实无华的静态性存在,鲜有剧烈的运动感和夸张的扭曲感,即使人们惯常经验中不断翻滚的海水在其画笔下也往往是静静地泛着白光,甚至依稀可以看到轮船的倒影。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其作品的魅力,码头、船舶、礁石、胡同、晨曦与落日等日常景致在其画笔下生发出耐人寻味的美感,有的因作者独特的视角与精巧的构图不乏“陌生化”的视觉效果,让人不禁赞叹画者捕捉风景的能力。

天空似乎是画家所钟爱的主题。几乎其所有的作品中,天空都是重要的远景或中景衬托,各种景物在天空的笼罩之下愈发显得真实而生机盎然。为此,画家经常有意将地平线或水天线定位于画布的中央或者底部1/3的位置,从而最大限度地凸显天空的色彩与纯净,由此所营构出的巨大空间感,使得画面极富纵深感,层次分明,亦为观者游目骋怀、“心游万仞”创造了无限的可能性。《蓝天·雪山·牦牛》、《天空下的羊群》便是其中的佳作,而《游长江》、《夕阳下的船》系列,则真实呈现了特定时空下“水天一色”,“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美丽视觉景观。

蓝天-雪山-牦牛2013,46x38cm.jpg

王鲁光作品《蓝天-雪山-牦牛》  尺寸:38X46CM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王鲁光精品展示作品)

天空下的羊群2013,50x60cm,布面油彩.jpg

王鲁光作品《天空下的羊群》  尺寸:50X60CM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王鲁光精品展示作品)

       船,30x40cm,2014年7月.jpg

王鲁光作品《船》尺寸:30X40CM

(该作品摘录自艺盘王鲁光精品展示作品)

除却绘画主题方面的有意选择之外,其绘画整体上带给观者的安静与和谐之感,还得益于画家不凡的构图能力。其作品一般轮廓较清晰,笔触上多采用平直线条,构图看似简单却形式感和设计感颇强,多带有明显的平面设计痕迹。显然,这与画者自身的设计专业出身不无关系,该特点在其《一线天》、《荷叶》系列作品中体现得尤为明显。画家并不拘泥于传统的写实技法,有时为顾及整体的和谐与美感,他会大胆地突破古典透视法则而融入了现代派技法和平面设计元素,如此生成的画面景致鲜明但并不感觉突兀,结构简洁却不失坚实沉稳,空间深远,意境丰厚。这种构图上的锐意突破以及由此形成的美学效果,足以使得其作品在当下众多的风景油画作品中脱颖而出!

其独具一格的色彩处理技法则进一步强化了作品的“静气”与内涵。其作品的色彩以大块的蓝、绿、灰等冷色调为主,局部以橙黄、土黄等暖色加以点缀,色彩的对比度相对较弱,虽略显动感和张力不足,却意外强化了作品的静谧氛围与“景外之景”。这种在色彩运用上的有意克制,或许使得整体的画面色彩不够丰富,但仍会带给人与众不同的色彩感觉,安静而有力。事实上,这恰恰是画者澄净平和心境的真切反映,亦是画者的匠心独运之处——尽量弱化色彩的渲染与冲撞,冷静而纯粹地表现心中的风景。

恰如画家自身所言,“因为看到一些美,感觉自己也在画面里多少体现了我感受到的美,甚至偶尔的情况,我可以表达出我自己认识的美,于是就觉得快乐,于是就逐渐忘记了什么个人风格啊,什么画面效果啊,只是单纯的画而已了。”单纯地画画,使得画家在对自然的凝神静观中,在与风景“兴来如答,情往似赠”的对话中,不自觉地忘却了外界诸多的功利与欲念纷扰,摆脱了学院派技法的某些束缚,而进入一种自由自在的审美之境,以简洁的笔触、平静的色彩,自如地表现心中的自然之美。同时,画家在与自然反复兴味涵咏的过程中实现着自我心灵的净化与生命的体悟,如此生成的画面则自然朴实,格调不凡,意境静谧悠远,中和沉静,从而带给人以视觉和心灵的双重享受。

反观当今国内艺坛,诸种观念艺术、抽象画风甚嚣尘上,风格技法虽日渐多元,但着实难以令人满意。身处如此浮躁功利的文化语境之中,王鲁光能拥有澄净平和的心境,坚守绘画传统,以单纯的快乐作画,实属难能可贵!虽是如此,王鲁光的油画创作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希望他能持守这份“单纯”,不断磨练技艺,描画出更多的“风景”。

 

                                李雷

2014年9月于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