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水墨之间——记画家邓云


文/刘孟頔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3-19

 她是一位母亲、一位教师、一名画家,她温婉、执着、热心,她将自己的青春献予自己热爱的绘画,她愿一生行走在水墨之间。她,就是邓云。

情系中国画

邓云老师自小便是才女,对琴与画都很擅长,除却上学时间,剩下的便都交予琴和画了。幼时的学艺经历使她一直保持着对艺术的钟爱和痴迷。大学期间,她在山东艺术学院攻读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学习成绩非常优异,大学毕业后,她顺利留校,成为山东艺术学院的一名教师。然而,她并不安于闲适的生活,想要不断充实自己。于是,她又到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学习动画设计和数码设计。在导师Andi Spark教授指导下,她顺利取得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硕士学位;同时,又在导师Adam Thompson教授和Andi Spark教授指导下取得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荣誉硕士学位。虽然大学期间一直学习设计,但是她对中国画却情有独钟。

她从小跟随山东艺术学院的岳海波教授学习绘画,接触了大量的民族绘画元素,对中国画有着独特的感情,后来又受到李兆虬教授、刘胜君教授、孙磊教授、党震教授的教导,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画的喜爱。她谈到:“中国画历史悠久,内容丰富,风格独特,通过笔墨的表现和渲染,展现出的山水墨趣和人文情怀,将我带进充满遐想的精神世界。在国画的世界里,我感悟到了深藏其中的生活气息,获取着强大的心灵力量,也获得了无限的创作灵感。中国画在我的生命中起着领航的作用,不断洗刷着我的心灵,使我的内心变得安宁,也让我找到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和价值。”为了实现自己的艺术追求,她坚定地走上了中国画这条泥泞但却满载理想的道路。

她重拾国画时,正值她开始孕育自己的女儿。画是她的梦想,女儿是她的未来,她幸福地拥抱着自己的梦想,同时孕育着自己的未来。于是,她的画与她的女儿开始一同成长。然而,这样的岁月也需要执着的坚持,由于丈夫身在北京,孩子出生以后,她需要一边照顾女儿,一边潜心创作绘画,即便在这样的情形下,她依然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作品,入选了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全国体育美展、纪念辛亥革命百年全国综合材料绘画展、国庆六十周年美术作品展览、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综合材料绘画特展等国家级美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她身上,我们看到了执着追梦的身影,也看到了梦想成真的希望。

对于中国画,邓云老师有着自己的看法。她谈到,中国画在世界绘画领域中自成体系,是东方体系的主流。因中国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因而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一种象征。中国画以独特的笔墨魅力、博深的胸怀与中华民族息息相连。在改革开放的今天,中国画也跟随时代的发展,融进了人们的生活,与人们的欣赏娱乐等精神生活以及吃、穿、住、行、用等物质需求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新思潮、新品种、新式样逐渐涌入,绘画艺术也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变得日新月异、精彩纷呈。在她看来,中国的当代艺术传承了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注入了更为广泛的艺术内涵,接纳融合了西方艺术,使西方文化走进中国,使中国的民族文化走向世界,也使中国画成为具有时代风尚的当代中国画。

体悟国外生活

邓云老师2007年毕业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昆士兰艺术学院(Queensland College of Art,QCA)。在导师Andi Spark教授指导下,获得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硕士学位;同时,在导师Adam Thompson教授和Andi Spark教授指导下获得了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视觉传达艺术设计荣誉硕士学位。 昆士兰艺术学院是澳大利亚一所专精于艺术和设计的国立艺术学院。学校距离布里斯班商业中心几分钟的步程,附近有著名的昆士兰艺术画廊、现代艺术画廊和州立图书馆、博物馆、表演艺术中心、布里斯班展览中心等。

在这座美丽的城市里,她度过了一段难忘而美好的时光。她谈到,如若用一个词来概括那段时光,最为贴切的莫过于“成长”。成长不仅体现于年龄,更体现在艺术修养以及经历的不断增加。初到澳洲时,身在他乡为异客,衣、食、住、行等一切都需要自己进行筹划和安排,连做饭都成了难题,这对于从未真正出过远门的她,确实是一大挑战。好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练和适应,生活逐渐步入了正规。

作为一名留学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学习。在澳洲,学生有很强的自主性。在宽裕的时间中,自己要选择感兴趣的课程,安排好每一分钟。在澳洲学习的时光里,她乐此不疲地穿走在教室、图书馆、实验室,静下心来钻研、学习,虽然忙碌而辛苦,但每当想到有一天自己能够不负父母的期望,带上硕士帽,手捧鲜花接过校长手中的硕士毕业证时,心中就充满了力量。

她还谈到,朋友,是她在澳洲收获的另一笔财富。当她倍感孤独、想念家乡时,有朋友陪伴,失意落魄时,有朋友开导,收获快乐时,有朋友一起分享。在多元文化的氛围中,不同肤色、不同国籍的人们聚在一起,互相帮助,共同成长。她说:“没有导师Andi Spark 教授和Adam Thompson教授给予的指导与支持,和同学朋友的帮助与鼓励,我的留学生活就不会如此顺利,也就没有现在的我。”回想过往,她总是心怀感恩。

尝试与创新

2013年,她来到中央美术学院的中国画学院,在胡伟教授的综合材料工作室学习。在这里,她接触到了许多新的材料、绘画方法、技法与感悟和灵感,感受到了综合材料的无限魅力。综合材料绘画要求将材料的物质性与精神性融合为具有东方诗意与美感的现代艺术形式,激活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让材料发出新的声音,作出新的表达。在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继承和发展的同时,为世界当代艺术提供一种新的体验与视觉感官方式。对综合材料的接触,对她作品的提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于是,她的绘画之路发生了新的变化,她开始尝试在传统工笔画的基础上“嫁接”西方元素,运用超现实主义的手法进行创作,将中西方绘画艺术进行融合。她的这种中西融合的创作手法,正彰显了艺术的本质,即创作力和想象力。岳海波教授评价她说:“她的这种中西‘嫁接’的成功率很高,几乎没有什么‘排异反应’。”由于新观念、新技法的运用,她的作品呈现出与众不同的崭新风貌,透射出一种新的气象。除了一些综合材料绘画新技法的作品外,她在国画中也时常运用一种叫做“泼汤”的手法。这种手法所达到的空濛、天然、流畅的效果,是传统的表现手法所无法企及的。

“女人花”是邓云老师近期所创作的另一系列作品的主题。在她看来,女人更了解女人,因此,女人画女人,更能彰显女人的神韵。这个系列的作品以女性特有的视觉捕捉女人最美丽的瞬间,展现女人对生活的思考,抓住女人的喜怒哀乐,并通过人物动态和色彩予以展现。同时,画面中的花朵呈现出透明的质感,透明花卉的灵感来自于她在澳大利亚读研期间看到的一幅作品。作品中呈现出X光下的医疗器械、护士帽子和手术刀等,给人以单纯、安静之感,亦给人以美的享受。同时,作品中透露出作者对生命、自然和世界的敏锐观察和感悟,体现着作者对艺术语言的深邃领悟和自如运用。这幅作品呈现着幻想性与分析性、单纯性与复杂性、世俗性与超越性兼而有之的精神气韵,使她印象深刻,并激起了她的创作冲动。

在她看来,艺术表达的最高境界莫过于天人合一。于是,她把花卉与人体交织在一起,用暖色强调色彩的亮度和深刻的意境,表达了人对自然的依赖。在她的系列作品中,人与物、裸女和花一同嵌入画面之中,女人的胴体以其最为美丽的方式存在着,以神秘的影的形式展现着自己的娇柔与妩媚。她化清晰的形态为如梦如幻朦胧的思绪,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引发出天人合一的和谐之美,洋溢着一股不可遏制的青春活力和勃发的生命激情,展现着宽阔无垠的想象空间。作品中除却浪漫色彩和神秘气息外,更重要的是潜存于深层次的生命意识的显现,我们可以从作品中感受到隐藏其间的生命力量。

在岳老师和胡老师的指导帮助下,她于2014年创作的综合材料作品《尘封的甜蜜》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美展”;2015年创作的《天地玄黄》获首届全国(宁波)综合材料绘画双年展优秀奖;后来加入了山东省美协综合材料艺委会……这些都给予她极大的鼓励,使她愈发坚定了自己的绘画之路。

益友良师

要画得好画,首先要成为一个好人。认识邓云老师的人都知道,她是一个出了名的热心肠。岳海波教授曾提到,有一天清晨,老师们一同等待校车,赶往学校上课。遥遥地望见邓云老师与路口的交通协管员比划着什么,继而又走到停在路中间的车旁,敲开车窗与司机说了几句,不久,司机从车窗中递出一个塑料袋,她弯下腰,在车下抱出一只已经被车碾压的猫,放进袋中,又穿过马路交予交通协管员。事后,岳教授询问事情究竟,她说道,看到猫躺在路中被车辆碾压,实在不忍,于是才将其抱离马路。仅是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她柔软而细腻的心。

不仅如此,她还曾在电视台门口遇到过一位求助无门的母亲,这位母亲无钱为孩子治疗眼疾,希望得到社会上好心人的帮助。看到母亲无助的目光,她又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心肠,到处帮着联系媒体的朋友,最后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还真帮这位母亲上了新闻,募集了为孩子治病的钱。这样的事情,她不知做了多少件。健康向上、充满爱心的她不仅为自己的绘画注入了无限活力,也为周围的人带来了正能量。

对待生活如此,对待艺术更是如此。她说,艺术这种劳动,既是体力的,又是精神的。前十年的绘画过程中,她在画技上专心求索,在风格上苦心体悟,追寻笔墨趣味。与此同时,她也将自己的教育事业与艺术创作合二为一,不遗余力地用自己的知识和学生交流,在讲技法的过程中慢慢体会艺术,传授法自我创,法归我用的艺术创新精神,将自己的体悟传授给学生。

钟情于自己所爱的,感恩于自己拥有的,坚持自己相信的,创造自己向往的。邓云老师正是在对绘画的钟爱,对生活的感恩,对未来的向往中一步步走出自己灿烂的人生。女人如花,最美的女人,不仅在她的画中,更在她的影里。

 

                                                 侨联记者:刘孟頔

                                                      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