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晓峰:借助符号融入画境之中,我即符号,符号即我的合一境界


来源:大画卢晓峰      时间:2020-01-16

审美的取向决定了形所具有的不同特征。写实的形、夸张的形、调侃的形、严肃的形、形的生成形态总是与对客观物象再现的忠实程度息息相关,与主体对客体的认知和判断能力相关。

c2219089a05b47cc8b6b586f6fe37375.jpg

卢晓峰作品 进城

没有了参照,天马行空式的率性随意或许会创造出意外的惊喜。它超越了常理与常形,某种极端的情绪驱动着形体由常态走向扭曲,许多不可翻越的障碍消除了,使得久在藩篱中的困夫们顿觉心胸舒润,长郁在心口的盘结之气顿得消散,自由以无可比拟的优越性迅速占据了意识的天空。

随之而来的便是解构,对自我约束的解构,对既定认知的解构,对经典的解构,对常识合理性的解构,对一切的解构。

42f0e3daedd6485cba6e4ed51010e012.jpg

卢晓峰 《张三牛面馆》180x80cm

当某种自由以不可拘束的状态恣意驰骋时,一种过后的虚无便会悄然而至,随即漫延,如同吸附在自由身上的蛭虫,它在一点点的蚕食自由带来的快感。当任性抛弃掉了最后的一点常规约束,将一种突破性的创新逐渐演变成低能儿似地无病呻吟时,虚无便彻底击垮了自由,回归许是重新获得自我肯定的唯一途径。

摒弃外在的弄玄争宠,揭下画猫作虎般的吓人面具,内心的踏实与平静才是唯一的宿心之处。

31011db0e74149dead99163427e4a904.jpg

卢晓峰 老马 180X80cm 2012年

一切的趣味、追求须在终极合理性的框架内展开,只有这样方能有本可源,有根可据。现实存在仍是那口能让人不断汲取营养的永不干涸的井,主观臆造在反复经验后便会丧失掉它原初的鲜活性,逐渐腐朽为一种符号。符号是个容易让人辨认身份的物什,符号化的形更是将一种风格催熟的便捷工具,媒体时代与数字时代铺天盖地的立体宣传轰炸可以让人很容易记住这样一个符号。

电视、电影,无处不在的屏幕,无处不在的吵闹音乐,无处不在的报刊杂志,把安静的空间越挤越小,把思考的能力越挤越弱。

b1f6526295034b13940507bc8d3717ca.jpg

卢晓峰 晚秋·在西营 180X90cm 2013年

肤浅,快捷似乎成了压倒一切的趋势,严肃、深度、内涵日益边缘化。

于是人们不再愿去欣赏那些综合了太多理念的东西,符号化便应景而生了。没有人怀疑符号化的合理性与认知的便捷性,但它的生成是以削掉了个性、细节、生动性或者说是以削减了不断变更的这些特征为代价的,艺术最动人的恰是这些变动不居的特征。将一个符号化的形放置于不同的陌生场景中,仿佛主体的替身在悠游体验,这未始不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此种模式尤善于主观思绪的表现,单纯的意念借助更加单纯的符号冷静的行走于画境之中,可以把主体一面无限放大,达到我即是符号,符号即是我的合一境界。

a84540e4be8247bca1508d642db33843.jpg

卢晓峰 灵魂游离 225x225cm 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