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之眼丨刘明亮: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来源:艺盘新视界      时间:2019-12-23

0004.jpg

明代大儒方孝孺谓“善用物者,天下无遗物,夫苟无遗物,则凡飞走动息之类,接乎耳目者,悠然会乎心,皆足以助我天机,孰非可用者乎?”是知善用物者,必非常人之眼、俗世之心,乃艺术之眼、天真之心。故从艺之人,必明其眼、净其心,方得悠然万物、天人合一。

0005.jpg

古圣先贤者,皆从自然万物处入手:格物、致知;又在起心动念处用功:修身、明德、止于至善。并籍此实现其人生抱负:或入仕、或出仕;或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从艺之人,又如何置身其外?虽非圣贤,然则心志高远、身心清净,必然是从艺之道、从艺之捷径与大方便。

0006.jpg

记得《庄子·齐物论》言“物无非彼,物无非是。”此语言及物物之关联,物物之互存,意即物皆为他者之彼,自身之此而“在”。在艺术家的眼中,物物、物人间亦无不如是,人与视觉对象相离、相向,既彼此相融,又若即若离。

0007.jpg

借唐代诗人荆浩“笔尖寒树瘦,墨淡野云轻”之句,可知艺术之眼,已然超越视觉之眼,进而超然物外,触及心灵之眼矣!由此,必然明了形色、画面皆是心灵的节奏和韵律,否则又如何不为对象所缚,而忘却绘画之本意哉。

0008.jpg


素心若雪系列 36x45cm

艺术之眼,正在于打破司空见惯的视觉世界,从一个特殊的角度、某一个局部,或夸张、或取舍、或虚实,以期异于常人之眼,进而去发现、去体悟,于点滴中体会世界的丰富和文化的深度。正如“身在含元殿,何须问长安;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此不正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之境界吗?

0009.jpg

素心若雪系列 40x50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