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的强力表达——康先生山水画的一种解读


文/吴为山
来源:艺盘      时间:2019-12-12

和谐社会的精神空间应当如何体现?康先生的山水画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那就是对文化自信的强力表达。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人与自然的息息相通。古人画山水需要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要求“物我两忘”,即心与物的完全相通。清代大画家石涛在论画时说得更为明白:“山川脱胎于予也,予脱胎于山川也,搜尽奇峰打草稿也。山川与予神遇相通而迹化也。”

换言之:山川不是山川,只因为我画了它们,山川才成其为山川;我也不是主体的我,只因为有了山川才孕育了我。这是多大气魄的文化自信啊。正因为此,画家画山写水,并非走到哪里都可以画一通。他们选择的目标,一定要与他的心气血脉相近相通,这样的地方,也许在梦中见过多次,也许在诗中读过多篇,故而总有一种久违的感觉萦绕心头,令他挥之不去,久久难忘。只有到达这样的地方,画家的全部灵感才会空前地活跃起来,创作的冲动才会不可抑制地爆发出来。他挥毫泼墨,任形象思维在激动的撞击中飞翔、组合、剪辑、释放,直到画出形神兼备、格调清新、风骨俊朗而韵致悠然的山水画来。

众所周知,传统中国山水画自“四王”以来,画家多做案头功夫,强调“静中参悟”,“从蒲团上得来。”康先生吸收消化前辈们的技艺,并注入新的时代活力。这种创新主要表现在空间的处理上,由于西方自文艺复兴以后,西方绘画追求真实观感,注重立体和空间观念,追求三度空间的实感。一段时期以来,中国一些画家片面西化,丢失中国传统文化的叙事优势。康先生自觉地坚守精神家园的审美理想。他的山水画往往由近及远,由浓而淡,由繁而简,由密而疏,配合云雾或日出的掩映,用非体制化的、非规范化和非“净化”的语言,以及苍朴而精妙的节奏感表达一种形而上学式的精神诉求,他努力画出虚实相间的层次,既有相当的空间感,又不失传统美学的骨力感,使画面程式话语不再趋于凝固的抽象符号,而是得到现实印证充满生机的跳动。

康先生信奉自然,当然这是“人化”或审美化了的自然。因为艺术家眼中的“自然”,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一般是指主体以外包括整个社会在内的物质世界。罗丹说:“但愿‘自然’成为你们的唯一女神。对于自然,你们要绝对信仰。”真正的艺术家总是以最纯真最虔敬的情感,去拥抱“自然女神”的恩赐。而这种自然之美并非随处可得,而需要画家深入生活,坚持观察和不懈的追求。在一天中不同时间、不同光线和气氛中去捕捉他所称之为“瞬间之美”的印象。才能深情地发现并创作出一幅幅张扬着艺术个性和生命“化境”的精品力作。

李可染说:“中国的艺术家常把艺术的最高境界叫做‘化境’。什么是‘化境’呢?那就是艺术家的思想、生活,通过反复的意匠加工,长期锤炼糅合因而成为浑然一体,这样的作品处处是生活的真实,处处又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化身。艺术家的表现手段到了这个境地,就能最充分地传达他的思想感情,就能最完美地反映生活,就能点石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这样的艺术,使人一见动心,甚至刻骨铭心,终生难忘,具有一种不容置辩的潜移默化之功。”

康先生对此体会颇深,在他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到其亮度恰到好处,其色泽光洁迷人,处处凸现出野性生命力,并营造出一个浪漫、空灵、缥缈的境界,充满东方审美情趣。同时也可以看出他对自然秩序及抽象之美的深刻把握。他每一张画都没有固定的思维模式,只是通过不断地烘染去追寻心灵中的神圣之美,追寻理想境界的画面效果。

传统中国山水画重意境、讲神韵,强调心物统一,无法而法,虚实相生,这是民族特色。康先生要强力表达的恰恰就是这样的文化自信。他认为这是衡量一个画家精神趣味的高低所在。与其说这是一幅幅山水画,毋宁说这是一次精神空间的自我建构,一种执著的追求,一种冥冥之中的梦境和虚无缥缈的禅意之美,这种追寻也是对消费主义大潮下社会流行的精神颓败之自觉抵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