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画NO.12|齐物·坐对青山


来源: 艺箴      时间:2019-08-29

所谓学术乃以恭敬心做研究,而艺术中的学术则应是以恭敬心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作为一名成功取得博士学位的艺术实践类博士和一名高校教师,聂松老师时刻以传递美为己任,他用当下可感的心意作为艺术创作的推进之源,真正担负起了当代艺术家的社会使命。为使大家更充分地了解聂松老师,艺箴公众平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为大家每期介绍一幅他的作品。敬请期待!

1.jpg

聂松

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副教授。文化和旅遊部中國畫創作研究院青年畫院藝委會委員,李可染畫院青年畫院畫家,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碩士研究生指導教師,南開大學藝術校友總會副秘書長,南通大學藝術學院新水墨工作室副主任。先後畢業於南開大學東方藝術系、天津美術學院中国画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并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博士导师是姜宝林先生。

本期分享的这幅墨笔叫做《齐物·坐对青山》,也是聂松老师齐物系列里最新的一幅作品。

2.jpg

齐物·坐对青山  122cmx244cm  2019  纸本水墨

聂松老师的作品似乎不太可以用较为直白的物象去定义,他的作品早已超脱出物象本身,游离到一个较为高远的精神世界。荆浩有云:“笔者,不质不形,如飞如动。”是讲笔的游离于形质之外而得意味,亦似乎就是在讲这种将平常事物内化、升华进而以一种笔墨意趣呈现的画面效果。

3.jpg

《齐物·坐对青山》局部

用笔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名词,从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形成规模和系统之后,用笔就成为一个占据山水画重要位置的概念。沈括《梦溪笔谈·书画》中有“大体源及巨然画笔,皆宜远观。其用笔甚草草,近视之几不类物象;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

4.jpg

《齐物·坐对青山》局部

细观其作,确乎有种游离出形质之外的感觉,你不需要也不必要去对物形做一个确切的界定,而是游离出来,单独欣赏眼前的这个客观存在。这本身就是一种独立的审美范畴。

5.jpg

齐物·积健为雄 138x69cm 2019 纸本墨笔

此幅作品和之前的一幅《齐物·积健为雄》甚为相似。但是仔细观察却是一刚一柔,有着不同的书写方式。相较于《积健为雄》的气势,这幅画给人一种偏柔和的感觉。细部纹理清晰,有规律可循,块面与块面之间富于变化,节奏和呼吸呈现得相当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