亮相 | 在山出山 出入随心


来源:艺事荟      时间:2019-07-18

薛先生

画山外山 匿身外身

在山出山 出入随心

其画笔已非指向自己

却指向他人

不意在山水

而意在山外

——李安源

1.jpg

“山水,性分之所适。”使好玄好思者,秉笔入山,而入山者,多以此为园囿,耽溺岫居,不能出山。费毕生之穷游,以笔墨为造化之奴,为古人之奴。究竟什么是山水画,已不作苛求。然艺术创作乃蝉蜕历程,脱去外壳,方能呈现真身,此即古人所言拆骨还父,拆肉还母。

薛先生深谙此理,其画笔营景造境,画胸次之洞天,他的山水,已非真山真水的再现,大抵是丘壑的胸臆运营,发乎撄宁与坐忘,故其笔底青山,已然幻化为画外禅思,呈现着一种“蝉脱尘埃外,蝶梦水云乡”的幻境奇观与自由情怀。

在我看来,这些与真实相悖逆的缜密灵动与奇谲瑰丽,已不是为画而画,不是为观照而画,而是利乐有情,为他人而画。先生将这一片奇幻山水供奉给有情众生,让众人可以入山,感知这东方哲学对自然高度凝练和概化的精神之山,在这山中游走,甚至寄命,而先生却孑立于这山外。

——李安源

师者

薛 亮

XUE LIANG

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

现为江苏省书画院院长,江苏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

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副主任,民盟中央美术院副院长

江苏省文史馆馆员,江苏中国画学会副会长

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专家特殊津贴

江苏省首届“紫金文化奖章”获得者

曾任江苏省国画院副院长,傅抱石纪念馆馆长

2.jpg

春雨润物 水墨纸本镜心 2015年

3.jpg

濠梁鱼乐图 水墨纸本镜心 2015年

4.jpg

墨境可居

5.jpg

望断秋水

亮 相

薛亮师生作品展

6.jpg

开幕 | Opening

2019年7月20日 16:00


展期 | Duration

2019年7月20日-8月5日


地点 | Space

江苏画店·南京朝天宫1号


师生 | Artists

薛亮 | 纪小虎 高顺岭 浦均 吴振 常潇 沈阳 高原 魏崑

吾自幼嗜画,临池不缀,偶有所得,辄激奋不已,或独酌,或邀友,澄怀观道,濡目写心,不觉东方隙白,倏忽间,恍然已逾花甲。人生苦短,吾有志惜力不逮,悲夫。

早岁浸淫书画,常有同好往来,敬茶执弟子礼者,纪小虎、高顺岭、吴振是也。后吾受聘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导师,得博士浦均、常潇、沈阳,硕士高原、魏崑。此八人各有所长,然皆稳实笃学,品行高尚,痴迷绘事,此吾择徒之要事也。

纪、高、吴三人于南京生活经年,以小虎最长,废寝忘食,着力专攻,难能可贵。其画山水善积染造境,思接万籁,心造天地,色墨雄浑,景象万千,览之物我两忘。高顺岭心系绘事,未敢稍懈,家学渊源,作山水笔墨稔熟,擒纵自如,或重彩,或泼墨,皆能酣畅淋漓。吴振,隶、行皆精,由书入画,以元人披麻皴为法,又参以北派皴擦,似子久之孤拔,笔线圆融,满纸苍茫,丘壑有度,盎然有天地之大趣。

浦均,盐城人,曾执教鞭二十载,人呼之曰大师兄,因其行事通达,为人敦厚,具学长之风。其画出于倪迂弘仁,静默安然,清新宜人,有道骨仙风,有出尘之致,平淡天真,欤!岂如斯也,识者当细品之。常潇,晋南运城人,少有壮志,不甘平淡。每摹写经典,体悟自然,胸中磊落,渐成丘壑,笔下树石嶙峋,妍丽生姿,初具自家面目,此吾喜甚,学子来日可期,吾言不虚。沈阳,河南信阳人,曾求学于河南大学及南师。知画理,采众长,谦己而苛画,责己而容人。京都三年,跋山涉水,往复求变,笔底所现,气韵悠然,能得文人意趣。

高原、魏崑出于南艺。女弟高原,徐州人,娇俏多变,所写苍松颇具北人气息,南人灵韵,随机生发,劲挺兀立,偶施彩墨,形质出奇。魏崑,常州人。从文转艺,初花鸟,后山水,勉力苦学,笔墨渐变,依心写境,纵横叱咤,作山水有巍然之气。

江苏画店邵兄志坚与吾知交多年,每议及薛门展事,今拔弟子八人以画交友,逐一亮相,呈于众前,绘山河之秀色,证青绿之可为。或曰,亮相非薛亮之面目,乃众弟子风标,非薛亮之相也,乃众相乎。倘众弟子绘事皆循吾道,则为师之溃也,画道乃循性所为,人异性殊,因材施教,各臻所能,欣慰之至,遂名斯展曰“亮相”。又此展仅吾半数弟子,亦一憾事也。

是为序。

——己亥仲夏 薛亮于钟山东麓

学子

小虎

词赋沁心 彩墨抒怀

7.jpg

曾就学于江苏省国画院进修班

后随薛亮先生习画

现为国家高级美术师

江苏省国画院特聘画家

南京书画院特聘画家

南京市美术家协会理事

南京市山水研究会副秘书长

喜欢纪小虎作品上呈现的那似是扑面而来的诗意画风,他的那些山水画作,有的如沐春风——写出山水墨镶,墨不碍色的静谧清雅;有的凄风苦雨——透出孤寂苍凉,还似悲歌的哀怨泣唱……其实,在中国水墨长卷中,一幅幅存留于史册的彩墨,无不是诗画的写照。

反观纪小虎画家生涯的岁月里,似已不仅仅是把水墨“气韵生动”的“皴”意渲染,还有刻意在以工兼写中观照民族文化精髓与当代人文思想的脉络呼应——以水墨和色彩的契合,以传承和当代的契合,在彰显他在这个时代特定状态下的精神体验,同时又可以看作是中国水墨精神在以工兼写中墨色呼应具体表现,沁湿出一个画家的个性情感,甚而体现了作为艺术创作者的精神印迹,更有负载和蓄含着古典文化的基因。

工笔、写意、重彩、淡墨,都是高古前人创造出来的表现形式和材料,是中国水墨晕染的技法,但更多的还是以诗书画再现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唐诗宋词造就了前辈水墨的气势雄浑,疏灵旷达的古人情怀,也为这个时代的水墨奠定基石,更有为工兼写的艺术创作提供融合、吸收、演进、再造的空间。

纪小虎创作中的意境,其实更多是用自己的感悟在“造境”。他自出机柕的画面营造出的凄迷感伤、怀旧思古,都缘自他在精神上的一份人文关照和传承中国工兼写的一份思古情怀。

——兼 蘭

8.jpg

露华散平林 43cmx66cm

9.jpg

风月无边  54cmx54cm

10.jpg

滑漫云影 132cmx64cm


顺岭

雄浑、清雅、静谧 阳刚中透着秀美

11.jpg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艺委会委员,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客座教授,江苏省艺术基金专家库成员。

中国山水画史中有北方山水与南方山水两种不同的风格,北方山水的雄浑刚劲,大气磅礴和南方山水的绮丽婉约,清秀典雅形成鲜明的对比。其实,在大自然的真山真水中,两者并非完全孤立,而是相互渗融,北方山水在雄浑中参有秀气,而南方山水在清秀中也显雄浑;只是北方山水偏雄浑,南方山水片清秀而已。如今,更有不少画家沿袭着“取两者之长,画自家山水”的画路,一如既往地推动中国山水画向前发展,高顺岭便是其中的一位。

高顺岭工作生活在南京,六朝古都的人文历史、江南的秀美细腻、给予了他灵动的性情。自幼受到北方山水画的熏陶,对宋代画家范宽、李成、李唐等的绘画风格作过学习和研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被历来画家所追求,在高顺岭的山水画中亦有一股浓浓的诗意。俗话说宁静而致远,静是一切艺术创作的前提,不为杂念所左右;高顺岭作画不为红尘所染,专心创作;他认为静才能画好画,绘画时笔才能跟着思想走,才能画出山水画的意境;否则再好的笔、墨、纸也只是摆设,无助于画出精品。我们从高顺岭的山水画中可以看到,由静而慧增开悟,达到恬和、安宁,如一泓秋水,映着明月般的一种美好境界。

——邹凌

12.jpg

笠翁对韵图 139cmx35cm 2018年

13.jpg

夏山幽居图 99cmx44cm 2019年

14.jpg

谪仙何处访,屋在水去间 68cmx45cm 2018年


完美假象 山水变局

15.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2012级艺术学博士研究生

江苏省第五期"333"工程

第三层次培养对象

供职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浦均素喜倪瓒、弘仁之平和,其心无旁骛,能沉静安然。与其个性相合,所作山水无非近坡远岚、青云淡雾,苍松古柳间悠游白鹭野鸭,一派清新田园。逐自然本真、擢世间生趣融入冥想之境,无博大宏伟而淡雅含蓄。其作品涵前人之静谧清幽,似高雅而实平易。能变倪迂之萧寒枯逸与隐遁出世为煦暖可亲与淡然入世,体裁及境界隐显世俗关怀。

作为后学,浦均正当力强之年,以真性入画,假以点拨,其来日可待。

——薛亮

16.jpg

望春归 39.5x66.5cm 2014年

初见浦均的画作,一入眼便不觉了曲高和寡,甚至其所呈现出的美好画面真的可以迎合所有的人。那如梦似幻的山水幽静,那恬淡清新的色彩构成,还有那精致典雅的图式以及细腻温和的线条,都显而易见的通俗易懂,能令每一个见到他作品的观者脱口而出:好美!

把画画到很美,并非他的“过错”,而是一种天赋使然。加之其对自然法理、视觉经验以及文化传承等诸方面的综合素质与修养,故而成为一种建立在艺术审美层面上的对于平衡度的掌控能力。当然这也暗含着他的处世哲学,紧密贴合于传统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所以浦均作品中所展现出的美,并非表面的视觉感受之美,其本质应在于他的作品美在托古而新,美在技法转承,美在境界悠然,这是跳开表象审美后的更深一层次的美的内涵。

——刘梓封

17.jpg

万壑争流 38cm×45cm 2013年

18.jpg

南山松竹 192cmx180cm 2017年


披毫妙入、与古为徒 胸藏万壑写风云


19.jpg

南京师范大学艺术硕士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现供职江苏省美术馆

国家二级美术师

吴振山水,小品一路以元人披麻皴为之,线条勾勒轻柔,水墨渲染酣畅。骋目其间,惟见青山隐隐,万籁无声,竹溪佳处,碧水照临。绘溪山无尽,宁谧幽深。纵构平湖万里、林下书屋,泉畔水亭、沧浪归舟,画中罕有人迹,静中自有盎然生趣,似效子久之孤拔情怀也。又有《千山之巅》、《西藏》一路,煌煌巨制,满幅苍莽,能得西部雄浑之气。制线造境非技艺谙熟者不能擅场,而衍度过之则俚气顿生,故惟有艺巧而格高者堪称佳构。

希冀吴振能以自然造丘壑,笔墨随心,形成意存。如能深悟,来日可期也。

——薛亮


20.jpg

走进西藏 180cmx80cm

从吴振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他在传统的田垄上走来的,对传统的笔墨精神有着深刻地理解和表现,在他的山水中,既有着宋元山水的意绪,也有着现代审美的渗入,同时还有着自然山水的精神,无论是写生还是创作,这些,都自然地统摄于他的笔下,可见他有很好的悟性,在传统的笔墨基础上是下过很大苦功夫的。

他的画,无论是巨幛大幅,还是信手的小品,无论是山重水复的叠嶂大壑,还是十里杏花的烟雨江南,或波澜起伏风云阔大,或深秀文润迤逦清雅,都能有一种静深幽远的审美意象气象。这种气象,正如清人恽寿平在《南田画跋》中所说的:“意贵乎远,不静不远也;境贵乎深,不曲不深也。一勺水亦有曲处,一片石亦有深处。绝俗故远,天游故静。古人云:咫尺之内,便觉万里为遥。其意安在?天机幽妙,倘能于所谓静者深者得意焉,便足驾黄王面上矣。”实际上,这是吴振精心营构的精神家园,他远离繁华,闭门深山,在自己的精神家园里辛苦耕作,忘情自在。

——陈克年

21.jpg

晴麓横云图 198cmx145cm

22.jpg

千山之巅 208cm×123cm


绘意成形 妙释情怀

23.jpg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

 中国国家画院博士后

山西大学硕士生导师

文化部中国文艺促进会

博士工作委员会委员

中关村艺术研究院

学术委员会委员

生于北地,笔下之景多为山峦峭拔,石骨嶙峋,有生死刚正之美,堂堂正正之韵;画面图式饶有别致,然正脉不倚,斯可喜也。得英才而育之,为师一幸。

学子性平静,善待人,苛于己,勤过人。读书真事业,磨墨静功夫,当为常潇来日之座右铭。先贤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愿常潇跬步而行至丹青之极境,积渐悟之功于艺事高标。假以时日,自臻千里。诸君拭目,吾言不谬。

——薛亮

24.jpg

嘉木繁荫 56cmx102cm 2018年

凡人皆能感受山川自然之美,作为画家,常潇的青绿山水,并非纯粹的自然之境,而是将“眼中之山”不断融为物我一体的“胸中之山”。从“眼中之山”到“胸中之山”,熔铸了他的思想、趣味,以及对自然、对艺术、对人生的解读。闲暇时的常潇,经常在纸片上画草稿,看似不经意,实则用心推敲画面元素的布局,比如山的高低、远近、虚实等。

乍一看常潇的绘画,对于山石表现,看似具有“一致性”,但仔细观察确有精到之处。画家努力追求线与线之间的和谐,如线的虚实、疏密。在用色上,为了增强画面色墨晕染的效果,赋予作品深远的意境,常潇对色彩的透视、位置用心布置。他也巧妙利用水墨易洇的优点,尽量降低色彩的纯度和明度,采用花青、赭石、头绿多遍罩染,使画面获得厚实并通透、坚实且明快的视觉效果,画面尽现温蕴俊秀之美。

从“眼中之山”到“胸中之山”,再到“手中之山”,常潇的作品塑造青绿山水画当代表现形态的同时,也实现了中国山水的本色回归;他用重新整合的绘画语言传递了当代青年画家的山水情怀,其画风既洋溢着清丽工整、温蕴俊秀之美,又透露出阳刚雄伟、博大雄浑之境。

——姜坤鹏

25.jpg

苍松千岩浮云万里 70cmx170cm 2017年

26.jpg

峡江云帆 46x68cm 2018年


兹游奇绝冠平生

27.jpg

南京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青年教师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博士

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书画院特聘画家

首届江苏文艺“名师带徒计划”

人才培养对象

艺学数载,学子绘画作文夙兴夜寐,笔耕不辍,每有会意,欣然忘食。余观其近作,能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气象趋广大,造型愈精微,虚实有度,墨韵色彰。若夫万物披靡,千岩耸翠,指掌之间,若睨千里。

——薛亮

28.jpg

云山叠翠 68cm×47cm 2018年

观沈阳之作,仿佛置身于清新秀雅、宁静澄明的山林,远离都市的喧嚣与嘈杂,体会到“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与自得。

画家只有深入生活,走进自然,艺术之思才可以源源不断。沈阳的写生不是摄影式的再现,而是古人提倡的“悟对神通”、“饱游沃看”,在登山临水的观察体悟中,感受山川气息和造化神韵,揣摩丘壑结构与云水开合。创作时的他又能将所学、所观及所想灵活运用、融会贯通,真正做到了将师古、师心、师造化相结合。因此,他的作品温润,恬淡,不求机巧。画面清空而不浮薄,温润而不纤巧,笔墨间流淌着一股清逸与隽永,给人以心灵的释放和精神的徜徉。苏珊·朗格说“艺术无处不是人的标志”,这一幅幅佳作无一不是他艺术精神的载体,皆能感受到其内心的沉静与超越。

——毕宝祥

29.jpg

赤壁怀古 60cm×30cm 2018年 

30.jpg

 溪山欲雨 68cm×68cm 2018年 


松风远自云中起

31.jpg

2013年硕士研究生

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系

现就职于南京书画院

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理事

高原的别样之趣有三。一为静中有奇趣。高原画静,但静中生奇。她的丘壑、松树、泉水、月亮都给观者一片静谧之感。这种静不呆板,反而给人以诗意。山静似太古,松静却生凉,泉静湛片玉,月静而有光。乍看这种静似乎是为了配合大块的色彩,装饰性的结构,让画作更加引人注目,夺人眼球,因此将内容的比重向形式退让。这当然只是一种初步的印象,耐看的画总是别有洞天。

二为野情耽逸趣。作为一个画家,她始终保持了一种敏锐而灵动的触觉。这种触觉帮助她在她的山水画创作中增添某种接近隐逸文化的情怀。此情古今中外应通,苏格拉底也曾谈过:绘画的任务——表现活生生的人的精神与他们最内在的东西。”

三为书斋成雅趣。从她的画作中,你很难看有什么明显的性别标识,以至于赞美往往来自这画看不出是女性所为。然而事实上,这样的赞美正在否定一个女性所为,将一种静谧的、刚健的、沉着的体现视为女性不能为,本就是一种偏见。这样的“赞美”在侧面也说明了另一个问题,她的画作透露出一种士大夫的雅趣,这种雅趣有别于古代闺阁生活的小情调,所展现出的是当代女性接受平等教育之后,以文化的积淀体现出的,与古代文人士大夫趋同,又带有自我痕迹的情怀。或许笔墨技法可以模仿,但胸怀难以复制,胸中的丘壑比笔下的丘壑更难培育与展现。

——程娇龙

32.jpg

孤松凌云霄 136cm×69cm  2019年

33.jpg

门东新景 系列之三 70cm×70cm 2019年

34.jpg

野松 180cm×97cm 2014年


山水味道 由外及内的自我探索

35.jpg

2013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美术学系并获硕士学位,江苏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江苏省青年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常州市武进书画院,任展览典藏部负责人。

“以不变应万变”实则是画者磨练气息最好的方法,魏崑近年的画作始终保持了形式上的一贯性,丰满而富有张力的构图,在大开大阖之中又充满了精微的变化,山即使在方寸之间,亦能显其宏阔,不论尺幅大小均有一股巍然之气。

所谓“画受墨,墨受笔,笔受腕,腕受心”,这种程式感最终的体现则是在笔墨上。将造化内化于心,再付诸笔端,才是艺术创作的关键。因为有多年写意花鸟的笔墨基础,魏崑画作通过充满劲力的中锋线条凸显山脉,浓重淋漓的墨色表达层林,山形与云雾的呼应,屋宇同田园的交杂,疏朗处不着一墨,丰满处密不透风,将颇为现代的意趣描绘得古意盎然。

习练山水,先师造化、师古、师吾师,再师心,终“味道”,每一个画者都将完成由外及内对自我的探索,塑造出属于自己的绘画之道,对于青年画家而言,这个过程或许是漫长的,但也必将是优美的。

——贺旻旻

36.jpg

黔山墨意 46cmx68cm

37.jpg

云生大岳  190cm×160cm

38.jpg

云山墨意图 180cmx90cm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亮相非薛亮之面目

乃众弟子风标

非薛亮之相也,乃众相乎


倘众弟子绘事皆循吾道

则为师之溃也

画道乃循性所为

人异性殊,因材施教

各臻所能,欣慰之至

遂名斯展曰“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