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美术馆丨李永忠:破中求立,平中寓奇


来源:艺盘新视界      时间:2019-07-17

导 语

自乾隆时期,即有《石渠宝笈》这样的艺术品著录文献,为后世艺术品的流传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当代社会,出版图文并茂的精美画册已经几乎成为每一位艺术家的必经之路和必修课。伴随着每一本画册的出版,艺术家都要付诸巨大的心血。艺术画册一方面有利于艺术家的作品流传有序,另一方面经过精心策划排版的内容,往往能够为观众提供一种在展馆之外观看作品的独特视角。

艺盘近期特别策划内容栏目“纸上美术馆”,我们邀请了多位优秀的中青年艺术家, 甄选出他们目前艺术家生涯中最重量级的一本画册,并深度剖析画册内容。我们希望能够为观众展示每一位艺术家一本专属的、独特的、精致的艺术书籍,让观众了解优秀艺术家创作的独特视角,揭示他们创作背后的灵感来源,并努力推动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思想交流。

1.jpg

初见永忠书法,感到的是平淡、静穆,但仔细探究,可窥见书法在用笔上溶北碑南帖于一炉,具有着较强的通融性和开放性,尤其是吸纳了民国书法中的笔情墨性,有一种“破中求立,平中寓奇”的思想灌注其中,点画能打破局限,有冲突,有错位,有平仄,融合了一些偏、侧锋及篆刻中的刀法在里面,字的结体大部分中宫紧收,如猛虎威坐,屏神静气,也有一些笔画率意张扬,有剑拔弩张之势,在有意与无意之中,打破了章法上一味的平和,如在群山连绵之中,高低也能略见峥嵘,充盈和丰富了作品的意境,增加了作品的内涵和厚度多了一些风致灵动和艺术张力,让赏者心中产生了更多的宕荡起伏。在永忠兄的作品中,许多技法和技巧,都被他给兼容并包地协调调用起来,在错落中见苍莽,在苍莽中见精神。

2.jpg

谈起永忠书法的意境,有一种“水月通禅观,鱼龙听梵音”的自由和大度,作品无论从形式上、内容上,还是气息格调上,给人一种“去留无意,宠辱不惊”的感觉,散发着中和之美和佛性光芒。当一幅幅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时,有万物祥和、自然恬淡的感受,一种自然的诗美浸透在其中,我们读到了“绚烂之极复归于平淡”的静气,读到了“操千曲而后识音”的大气,读到了“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气。所有这些,在字里行间律动闪动着,而这种风格,这种气质,并不是一两年砺练速成的,是靠多年艰苦琢玉、文化探索和学识才情来支撑滋养的。有人讲:书法艺术是一种理性的论衡。是的,研习书法,得有执着的爱心和苦修的毅力,我想,永忠兄当属一个积极称职的书艺探索者。

3.jpg

关于永忠兄的书法艺术,我想了很多,但当思考一旦转化为文字,才深深感知自己的浅薄。永忠兄是文学博士,我只是普遍的爱好者,他的品学才情,我除了学习那敢任性指点,写到这里,有点汗颜,真有“班门弄斧”的感觉,就此驻笔,不过,真诚祝愿永忠兄书法艺术永葆率真、本真和天真!

——余首涛于汉云阁

庚寅年仲春

部分作品欣赏

4.jpg

苏东坡诗 

137X70cm

5.jpg

王令诗《纸鸢》

69X137cm

6.jpg

王安石诗
69X69cm

7.jpg

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34X138cm

8.jpg

王维诗《鸟鸣涧》
69X46cm

9.jpg

长生未央瓦当题跋立轴
68X45cm

10.jpg

《礼耕身教》联
66X33cmX2

11.jpg

《朱伯庐治家格言》四条屏
66X33cmX4

12.jpg

兰亭集序
23.5X174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