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道心,品味大美——钝之印象


文/于剑波
来源:艺盘      时间:2019-03-29

“人书俱老”,这句话有点靠不住。

颜黄门《家训》:“为学士亦是为人,非天才勿强命笔。”

天才与老或少没有必然的联系,天才在于“心源”,其源头便是精神。《孔丛子》云:“心之精神谓之圣”。天才命笔如有神助。

古人对文艺讲究“悟”,妙悟、顿悟。人性中皆有悟,下定功夫,悟头始出,学道学艺,非悟不进。只有学而未悟,未有悟而不学者。

吾友陈锋君,雄姿英发,飘逸出众,一肩长发,小蓄少年胡须,时尚的外表透出些许古意。陈君取字钝之,虽显出少年老成,但简洁干脆,少言快语中带些机智与幽默。

艺术总是离不开思想,思想是流动的,不固守,不呆板,活泼泼地,像风一样放肆,像云一样自在,吹到哪里就飘到哪里,天马行空。诗人爱风,有《诗经》、楚辞,便有了“风骚”之古风;文人墨客,风情万种,风具有自然之美,又是情感所发。大千世界不能用数量来定,全赖感觉,感悟道心,品味“大美”。很神秘!也难怪有人称他为陈疯子(锋之谐音),好像他也承认,并不反对。但他肯定有他的一个底线,他明白他自己。他取“钝之”之字或许是对“顿悟”的迫切。书法是大道,大道必存神秘,陈锋君也没有去想把它搞清楚,只是倾心悟道,理论家们企图说道,往往下笔无方。

超现实主义画家达利曾说:“我与疯子的最大区别就是我没疯。”这就是达利的底线,没疯的最大的标志就是自我的存在。“自我”便是一种表现,是以“我”为中心,这也是艺术的纯粹性,现实中的纯粹不容易守住,守住亦并非是保守。极力表现自己的作品不一定保证作品的成功,但这种“表现”就是“以攻为守”,有“攻”就有了精气神,这也是一种力,是原动力。

陈锋君学书画印已积多年,由自学到“求学”再到自学,自学因着心源,求学本于求道。其全部心智用在书画印,这便他心底的原动力,也就是“元气”,使得陈锋君乐此不疲。临帖、读帖不离古风,其行草取法魏晋名帖,参以唐季孙虔礼、旭素及日本三笔三迹等;隶书宗汉代《石门》、《张迁》、《西狭》诸碑,参以简牍及砖铭;楷书以南北朝墓志造像为主,兼及小楷,尤喜元季倪高士,所见者之大自不待言。《孟子》有言:“大而圣,圣而神”,在艺术领域,“大”有两层意思,一为大数量,一为大境界。数量大,视野阔;境界大,层次高。观其大作,沉着痛快,草书、小楷俱见妙笔、会心,格调不俗,实属青年书家中之难得。书画家的“道”瞒不过任何识者,我也不必去充当理论家指给大家看。识君者读其书,书如其人;不识君者读其书,足见其人。信然?欣然!

己丑年三月廿七日 修亭于风斯在下居

(于剑波:济南大学文化中心主任、中国书协会员、山东省书协主席团委员、山东省青联常委、文化艺术界别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