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盘2019开年策划丨方辉博士访谈实录(上)


来源:艺盘新视界      时间:2019-03-27

2019方辉博士访谈实录

时间:2019年3月6日

地点:山东美术馆咖啡厅

微信图片_20190327144643.jpg

方辉,字镛明,号铁盦,斋署不其山馆、知止堂等,现居北京。1975年生于山东莱州,2000年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获硕士学位,师从张志民(张大石头)先生,2017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获美术学博士学位,师从龙瑞先生,专业方向为中国山水画创作研究。曾任鲁商集团《诗书画》杂志编辑,中国国家画院院办公室秘书,对外经贸大学艺术研究员,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书画修复研究中心画家,山东美术馆专职画家、美术史论家,山东师范大学当代水墨研究中心研究员。

微信图片_20190327145803.jpg

现场采访图片

艺盘:您能否谈一下关于叶永青画作“抄袭”事件,同时,我们也想听听您对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些看法。

方辉: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我们艺术群体当中,有许多朋友在追求当代艺术的同时,实际上有些艺术家会不加创造地把西方的一些艺术家的作品样式“照搬”到中国。我们不反对合理地借鉴和吸收,并且我们还赞成学习西方一些好的艺术流派,但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当代艺术。我曾经跟法国学者丹尼尔聊过,他就对我说,你们中国应该有自己的当代艺术,为什么非要照搬西方的样式呢?他说这不是“自然”的结果,是“人为”的结果。显然,叶永青先生这种直接“挪用”的方式,对西方人来讲,会觉着不可思议,尤其是一个著名画家就更不可思议,对中国人来讲这也是不能接受的。据说,1996年叶永青在德国展览时,比利时的艺术家西尔万就找过叶永青,表示抗议叶永青抄袭他的作品,因为当时信息不发达,叶永青也没太理会,但这种“抄袭”的方式其实就是对艺术家最大的伤害。艺术的本质是真诚地创造,是反对语言系统(包括传统语言)的概念化、教条化和重复化,尤其是当代的艺术,无论东西方,即使是高水准的模仿,也不会是好的艺术,何况是“抄袭”。有些中国当代艺术家“抄袭”西方的一些当代艺术样式,是对中国当代艺术最大的戕害和否定。

微信图片_20190327145901.jpg

△ 2019方辉中国画作品

西方产生古典主义、现代主义,然后一直到这个当代艺术,它有一个自身的文化逻辑,就像西方产生议会、民主法治一样,它有自己逐步形成的文化理念,尽管从宗教统治到民主制度前后差异巨大。而在中国这个土地上,不完全是这个文化逻辑,当代艺术属于西方人一种性格表现的创造,其实,我们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仅仅是模仿西方的艺术现象,中国人只是看到了它的一个片段,而没有抓住它的根本,也没有把它放回到西方文化当中去看它的来龙去脉,所以我们就会很难真正理解他们的艺术。比如说今天,我们中国人特别重视科学,科学是源自西方的产物,西方的科学精神是源自古希腊哲学,这是中国人一直忽视的,艺术也是它思维的延续,他们的绘画是伴随着科学精神而发生。

西方人纯粹的哲学抽象,我们一般称之为“狭义”概念上的哲学。在这个范畴内产生了一种科学精神以及严密逻辑的思维方式,这最终产生了西方的科技文明和科技的高速发展。而中国人就不是一个相同的哲学概念,中国哲学是一种“广义”概念的哲学,它是一种更宽泛的哲学,它所派生的方式是技术和艺术,尤其是与经验直觉相关的艺术,所以说也不可能是在这种纯粹抽象逻辑过程中产生“科学”的精神。那么中国人在学习西方的“科学”的时候,很少去研究西方的哲学,那么,咱们就只能有科学技术,而很少有创造和发明。创造、发明始终是在西方人的手里面,为什么?民族意志是哲学科学产生的一个原因,一个核心。科学是一种与技术无关的,它是一种纯思想的东西、学术的东西。而中国人不可能去原创,就只能模仿,所以,只能说现在虽然科学技术在发展,但是科学思想、科学创造却依然落后于西方。

微信图片_20190327145932.jpg

△ 2019方辉中国画作品

我记得2005年,当代艺术家徐冰刚回国时,曾有记者采访他,问他:中国现在学习西方的当代艺术已经做得很不错,很丰富了,中国当代艺术和西方当代艺术是否还有差距?徐冰说,基本上连边也没摸着,为什么呢?因为西方当代艺术的任何样式,都是基于对眼前事物或者时代的一种反应和态度,这是艺术的精神核心,而不是要模仿一个样式,更不能直接照搬到中国来,因为这里有不同的语境。像当时达芬奇画《蒙娜丽莎》的微笑,就代表了文艺复兴时代的当代艺术,因为他表现了世俗应当拥有的权力,那么20世纪的杜尚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包括把小便池搬到展厅,其实就是要告诉人们:我们这个时代的艺术应该走向另外一种审美,另外一种思维,而不能仅仅停留或模仿在一个僵死的位置。他并不是说这个“胡子”和“小便池”本身有什么意义,所以,即使大家再模仿“小便池”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微信图片_20190327145956.jpg

△ 2019方辉中国画作品

杜尚的艺术思想中有很多是类似于中国的禅宗思想,但他本人并不是读了禅宗的书才这样,但是受日本禅宗大师铃木大拙60年代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讲禅的影响,美国有一段时间是禅宗热,主张不拘泥方式地表达禅的精神,虽然杜尚是法国人,但是美国首先选择了他作为西方当代艺术的领袖,他的影响确实是巨大的。但他作为当代艺术家,却很少画画,主要是做一些装置,他就是想告诉人们他的生活态度,他认为生活本身蕴含着一种艺术的精神,然而他只是把人们从一种“异化”当中纠正回来,这就和禅宗的观念是一样的:“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所以这才是当代艺术的一种精神,使艺术家获得最大的自由。

艺术的本质是自由的,中国人对自由的概念与西方人是有所不同的,但是本质没有差别,只不过西方的某种自由,他可能更外向,更直接一些。而中国人认为自然就是自由,而且自然,包含了更深刻的自由。它自然而然嘛,它让社会制度,整个政治,包括你的艺术、心态、笔墨,还有你的社会生活整个趋于一种安定和自然,它是更高的一种自由。我们东方人,好的艺术家尤其应该体现自己的表达方式,而不应该太多执着在西方的样式上。实际上,西方当代艺术也不是一个时间的概念,它是反对用架上绘画来表达“全息”的思想,因为这会约束画家的自由度。当代艺术的四大主题是“装置、影像、行为和概念”,没有绘画,但是对中国人来讲,就永远不可能舍弃绘画,因为中国人叫做“技而近乎道”,它要通过徒手绘画这种方式,触及、触摸神经末梢的体验来表现你对世界的认知,它认为人心与世界是紧密联系的,否定了当下的直觉体验,也就否定了整个世界。它不可能说是用装置、影像等方式来代替心灵绘画,所以这个肯定不适合中国的当代艺术。我们中国人所指向的当代艺术其实更多的应该是指“新语境”下的一切艺术样式,它也有中国人习惯的一种表达方式,这个是不应该被抹杀的。

微信图片_20190327150205.jpg

△ 2019方辉中国画作品

艺盘:几天前刘正成先生在他家主持的“松竹讲堂”中,陈传席、邵大箴和何加林几位先生关于画家书法的讲座,山东的博士王子庸老师曾提出对黄宾虹书画的思考,我们也想听一下您的看法。

微信图片_20190327150236.jpg

方辉:我当时在现场,陈传席先生回答的比较简略,只是说了黄宾虹的书法和传统理解是很高的,功力很深,学问和境界要高于齐白石,但个人特色与齐白石比还有些不足。黄宾虹先生画法的核心就是“五笔七墨”法,他把古人的这个线条概括成五种笔法:”平留圆重变“来克服缺乏”沉着“的弊病,另外,还有七种墨法(浓墨法,淡墨法,破墨法,泼墨法,积墨法,焦墨法,宿墨法)。他强调的这五种笔法是对古人笔法的总结(当然这个”古人“是唐宋时期的古人,还可能更早),统摄到书法和绘画所共同的一种用笔法则,这五种用笔法既适用于书法,也适用于绘画的要求。他认为这五种笔法,可以达到”自然天成“的境界,是实现从”人力“到”自然“的一个桥梁。因为”道法自然“的”道“,在黄宾虹先生看来,它首先是”道路“的意思,就是能够实现自然的途径。”自然“在黄宾虹这里是最高追求,他重视这五种笔法是基于这个前提和目的的。黄宾虹说,中国古人为了实现自然的境界,用了很多方法,也研究了几千年,在书画上就首先是对这五种笔法的尊重。

微信图片_20190327150330.jpg

△ 2019方辉中国画作品

子庸说的黄宾虹因为过于强调”笔力“而缺少虚和之力,我是不赞同的。我跟子庸关系很好,但他的博士论文还没有读到,所以可能理解的有些偏差,如果不对我们可以再讨论。但我知道黄宾虹先生对“力”的追求肯定不是吴昌硕所理解的“力”,黄宾虹先生曾经批评过吴昌硕用笔过于霸悍少“舒和”含蓄的气,因为中国画的线条首先的品味是含蓄后的力量感。他所强调的力量感是刚柔得中的极致,刚柔得中的极致就是如同水之刚,金之柔,他认为这是太极笔法的一个特性,他称之为“含刚健于婀娜”,“百炼钢化为绕指柔”。就是一切物中倾向”物极必反“的属性就是太极力,就是用水的刚性那一面,用金属的那种柔韧的那一面,恰恰是最完美的。

实际上,黄宾虹先生用笔的力量,以及他对这个的主动追求是让中国的民族性格恢复到“柔中带刚”的境界,不要去争强斗狠,要不战而屈人之兵,其实他的目标更高。所以子庸认为的过分强调“笔力”导致晚年变法不成功实际上是不对的,因为清代以来这个笔力太弱,笔力弱,它会出现一个问题,胆怯而导致骨法用笔的缺失,对“骨法用笔”的再重视是当时倡导”古文化“复兴的一个学术进步。当然,这也是黄宾虹对当时写实素描改造中国画的一个对抗,他想按照中国画发展规律推进中国画的语言形态。

在六法当中,这个骨力线条是一个骨架,有了它才有气韵。所以,黄宾虹认为,对发力,对力量的把控,是对自然的最佳的一种体现。既有人工之力,又能体现天然之力。既有天趣,还有人的功力最后达到的这种复归于自然的境界,这也是黄宾虹内心追求的一种理想:”舒和“,一种自适的恬淡状态,他在许多文章和书信中多次强调这个词。”虚和“是从外观体验做出的评价,”舒和“是从内心体验做出的境界判断,两者还是有些不同的。

微信图片_20190327150502.jpg

△ 2019方辉中国画作品

尤其是他在绘画中摆脱了对物象的”刻画“这种功能之后,对笔墨本身的这种追求,无疑是一种现代性的一种重要追求,而不是古典主义的诉求方式。这也是根据黄宾虹先生看了很多的西方现代派大师的一些对线条的关注,对笔触的关注以外,他重新确定的一个规范。所以我们今天应该去继承黄宾虹已经建立的这个成果。

艺盘:目前正值两会期间,您觉得有什么想法需要谈一下的吗?

方辉:我觉得现在有一个问题,就是从我们美术学博士这个角度讲,有些人就认为学好了文化课就能画好画,这是一个理论家包括一部分人的错误认识。我认为绘画本身这门学问,只有通过绘画规律的研究来解决。它本身有一套学问,不是文学性的,也不是用其他学科的方式来研究的。

另外好多画家,觉得就是实践嘛,个人摸索着画就行了不要听理论家的,这也是错误的。我们作为绘画创作者来讲,怎么去研究这个画理和画法,语言方式的研究,对于今天来说特别缺乏,而这恰恰是助推中国绘画前进的一个核心研究能力。而我们在美术界,理论界几乎没有碰及这个层面,有些实践类博士也在谈历史知识,还希望用这些知识指导创作,这是非常可怕的。实践类的博士设定非常重要,他对学科的研究就不能与美术史论研究的方法相同,应该是从实践的角度来寻找理论支持,以形成实践的理论来指导大家画画。如果取消实践博士,这种研究就更不可能产生了,因为纯理论的博士更不可能完成这项任务,对中国画的发展来说更是渺茫。另外,传统考据学语言文字学还应该进入学科考试,因为中国书画的基础是语言文学,不是西方科学也不是西方语言,所以古汉语知识和能力是必不可少的。这些是我能够想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