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一画NO.2|聂松:丘壑无声


来源: 艺箴      时间:2019-02-27

所谓学术乃以恭敬心做研究,而艺术中的学术则应是以恭敬心创作出有价值的作品。作为一名成功取得博士学位的艺术实践类博士和一名高校教师,聂松老师时刻以传递美为己任,他用当下可感的心意作为艺术创作的推进之源,真正担负起了当代艺术家的社会使命。为使大家更充分地了解聂松老师,艺箴公众平台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会为大家每期介绍一幅他的作品。敬请期待!

聂松  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文化和旅游部中国画创作研究院青年画院艺委会委员,李可染画院青年画院画家,南开大学东方艺术系硕士研究生指导教师。先后毕业于南开大学、天津美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并获学士、硕士、博士学位。

2.jpg

齐物·丘壑无声  120X95cm  纸本墨笔  2017年  聂松

高山险峻成丘壑,惊涛骇浪已无声。——今天与大家分享这幅作品叫做《齐物·丘壑无声》。

04年聂松老师和他的大学同学去陕北写生,当时走了两个地方,一个米脂,一个绥德,在那里他们看到了不一样的山川物象。聂松老师当时用中性笔画了很多速写,也用水墨做了不少记录。

然而大家眼前的这幅画并非创作于当时,而是经过长时的岁月磨洗之后,在他脑海里逐渐淡化而形成的深入心性、独立于真实物象的山水。

可以说,这幅独立于物象的山水,已经不仅仅是陕北给他的印象,里面还应有他接触到的其他风物时所留存的印象,层层叠叠,相互交织,进而形成了这种凝重而浑厚的物象。

“当时在创作的时候,并没有多想”聂松老师讲到,“只是提笔创作,随心自在。”画面中呈现的是他的心中记忆,“笔墨挂帅(聂松语)”,所谓“心随笔运”,一笔下去,心随之变动,心在当下,笔在当下,思维的随机生发,笔墨的恣意流淌,最后呈现出来的就是这幅单纯、澄净、暗合道妙的山水。

3.jpg

站在沙丘之上,一阵风迎面吹来,将表层细小轻纤的沙尘卷扬而起,然后翻转上升,带它们扶摇直上,飘向高高的天空。你站在那里静静地看,没有一丝逃离和躲避。你甚至不需要裹头纱,不需要架墨镜,不需要戴口罩,即便它们是尘沙,也让你经验到一种出奇的纯净!

这幅画在你的眼中也许又是另外一番别样的体会,但是我们相信一幅经过内心提纯的作品,一定给到某些观者不一样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