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写生再认识


文/陈亮
来源:艺盘      时间:2019-02-18

写生是山水画家的必修科目之一,用以训练基本的笔墨造型能力,包括对景物表征处理、构图的把握、结构的理解、表现的语言、画面的驾驭等。山水写生之“写”,是写生,也是写意,它类似于中国写意画的“写”,对表达的物象有一种“成竹在胸”的感觉,它更倾向于对于物象形态结构的一种综合把握能力,表现时心手相应,即心、眼、手之间的相互协调。

好的山水写生,既是状物,又是表意,它是作为基本功练习之外的更高要求。甚至作为一个现场作品,山水写生是体现画家涵养的相对独立的语言,其语言的特性,要求的恰恰是表达上的精炼与传神,这使写生具有了很强的表现性,一张精美的山水写生作品给与我们精神的陶冶不亚于一张成功的创作。山水写生对于画家或者绘画爱好者来说,应当是终生必修的功课。理解写生的要义,把握好关键要素及之间的关系,并有策略地进行专题练习,将使你的创作事半功倍。

一、临摹与写生

提起山水写生,很多人反对临摹。诚然,山水写生自然是面对物象写生,但写生之前的准备不可以忽略临摹的作用。如一上手学习就外出写生练习,这会绘画的无助和盲目,面对物象无法下手。甚至山水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基本技法都不清楚,此时,临摹就是一条捷径,能解决许多技法问题。在学习之初,针对各题材选择好的临本帮助初学者通过临摹,研究典型的技法要诀,一一化解学习中的基本技法问题。在发展阶段,要解决绘画表现的问题,临摹更是一个媒介,解读那些独特的绘画表现语言,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为解决写生水平螺旋提升中的瓶颈问题时,临摹学习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

刚开始写生时可以把临摹优秀范画与对景写生交替进行。在临摹的目的是为了学习古人的技法。如对物象的概括、取舍、程式,以及一些用笔用墨的技巧等。另外,山水范本中的画谱,石法、树法、云水等都要加以临摹和理解,以求在临习的过程中掌握基本方法,与实景相关照,临摹与山水写生反复交替进行,这样写生时更有体会,更能能将临摹中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山水写生中去。

二、精绘与速写

精绘就在写生时是较忠实于物象,画得比较严谨、具体。它可以较完整记录风景概貌,对深入理解对象,搜集创作素材非常有用。技法上多使用“线描法”,也有“线面结合法”、还有侧重结构或黑白关系的。有的时候所画对象的特点,也决定你选择哪一种表现方法。因为落墨后无法修改,准备阶段可以用炭条起草,然后再进行勾勒精绘。精绘阶段,可以直接从局部开始,一部分一部分地刻画完成。局部进行是对画者的一个考验,要有非常强的整体意识,否则会造成局部之间的孤立,甚至连形体也画不准。作画要准确果断,下笔要“稳准”,每一笔都要表现对象的特征和要点,切不是简单的“描”。

    速写则更具“表现”性,以画者的主观感受为依据,概括运用夸张和变形的手法,强调对象表现中的情感因素,有时甚至下笔如写草书,一挥而就。这个过程,既是一个对山川观察、理解、表现的造型过程,更是画家学养功力的充分体现。精绘逐渐熟练了,写生的速度自然就会快起来。初学者应先画慢些,以后可逐步过渡到快。并且在练习过程中还可不时的将慢、快方法穿插进行。这样才能在山水写生训练中既得到扎实的练习,又掌握到写生的精要。.

三、局部与整体

画山水写生的初期,可先从较简单的描绘对象入手,如一棵树,一个山头、几件房舍,作画时宜先画对象的大关系,用线肯定,注重线条的质量。在此之后.再充实些细节,例如画一间屋舍的屋面和墙面的组织关系是大关系,而瓦片、门窗及局部特征等都是细节,充分关注细节与整体的对比。 再繁杂的对象如枝叶茂盛的大树,作画方法也和画简的东西一样,先从大的方面入手,确定了大的关系后,再充实细部。要这样理解:复杂的物体是由各种简单部分组成的。有一条特别要注意,就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在表现各个细部时,同时还要照顾到整体的大关系,不要因描绘细部而使整体显得琐碎。

对景写生时因自然环境复杂,整个绘画过程都要贯穿整体意识,有会人误解为绘画步骤的全方位推进,这种认识是不全面的。整体意识应该是时刻关注画面里各种关系总和形成的总体面貌,诸如构图关系、黑白关系、疏密关系、主次关系,表现上的浓淡、节奏、笔法、呼应等。

四、归纳与演绎

归纳与演绎是一种思维方法,意思指人类认识活动,总是先接触到个别事物,而后推及一般,又从一般推及个别,如此循环往复,使认识不断深化。西方绘画常借用做训练方法。我们在山水画写生创作中也可借用此法。

归纳法就是从个别到一般。例如我们写生练习了许多千姿百态的树后,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和物象特点进行归纳,归纳出一般规律:如画树可以是纯双勾染色画树,也可以是没骨画干、叶子勾染的,还可以都用没骨等。如山石表现,就可以归纳为勾、皴、点、染的一般步骤,皴法可以归纳为点皴、线皴、面皴三种大类。从而训练我们从感性到理性,主观、概括地进行思考。

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对山水画而言,首先要学习基本技法和笔墨一般规律。这样较容易掌握山水写生的一般技巧。掌握了基本规律后,写生时就要不断观察和推演:自然界丰富多彩,还拿画树来说,树枝还可继续演绎成三大类,一为向上升长的类型,传统的画论中称为鹿角枝,这种类型最常见,如柳树、相思树、樟树等。二为向下弯曲的类型,称为蟹爪枝,如龙爪。三为平生横出的类型,可称为长臂枝,如松、杉、木棉等。就点叶法来说,依其形状有胡椒点、字点、介字点、梅花点、鼠足点、垂藤点、松叶点、竹叶点……

五、直表与意写

山水写生的功夫不仅仅是直接表达画的功夫,还要注重“写”的功夫。郑板桥在一段著名的《题画竹》中说:“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技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 板桥先生 “眼中之竹”、“胸中之竹”、“手中之竹”的画竹三过程,形象地阐明了艺术创作的三境界。所谓写,首先是状物,写生采风是师造化的前提,画家要亲身登山临水,体察物象,心悟天地,才能更好地认识和把握规律。那种看一眼画一笔的写生者,是山水写生的初级阶段。

更多地走向意写,犹如书法创作,是对形象熟烂于胸后的一挥而就,是临场的随机应变和驾驭。此时,文字本身只是艺术家表达的一个载体。山水写生的上乘功夫在技法上首先是对感觉的强化:长者长之,短者短之,大者大之,小者小之,夸张、变形而不失其神。但这本领亦非一日之功,要有深厚学养和画技作支撑,否则要么胸中无竹,要么胸中有竹却无法下手。因此,开始阶段画得老实,多直表,但画得多了要走向意写,走向灵动,走向生涩老辣。从有法到无法,画到生时是熟时,画到错时是对时。

山水写生要把握的问题远不止这些,真正能做到像郑板桥所言的“观于眼”、“得于胸”、“应于收”三重境界谈何容易,只有下苦功,反复锤炼,不断尝试,才能达到景物、情感、笔墨浑然一体的理想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