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画家也能成大气象——王晓卉的绘画


文/陈传席
来源:艺盘      时间:2018-12-28

关于女子画画,我曾做过粗浅研究。原始时期,制陶画画皆出于女性,再往前,最早绘画的女性,应是舜的妹妹嫘,其因擅长画画,被后人尊称为画嫘。据沈颢的《画麈》记曰:“惜此神技,创自妇人。”可谓是绘画之鼻祖了。古代中国,对妇女约束太多,女画家相比于男画家更难产生很大影响,像传诵极多的“宋四家”,“元四家”、“明四家”、“四王”、“四僧”等山水画名家,女画家基本没有。可能女性特有的情感细腻丰富,对岁月更迭、四季轮回以及对色彩变化更敏感,所以女性以画花鸟画者居多,有记载的著名女画家如李夫人、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宋代大词人朱淑真,以及顾媚、马湖兰、薛素素等一批女画家,都是画花鸟的。就当下而言,无论画花鸟、人物还是山水,中国女画家成功且杰出者逐渐增多。王晓卉就是画花鸟画的,而且是起意于孩童时代,根植的是传统,这一路走来,竟然自成一格,搞出了成就,是女画家中很难得的一例。

自从晚唐奠定了花鸟画科的规模以后,就显示了无穷的生命力,最主要的有两种不同表现形式,边鸾和殷仲容各代表一种,

边鸾是工笔勾填,色彩鲜妍,殷仲容以墨晕染,能兼五彩,这两种风格,为传统中国花鸟画奠定了基础,《唐朝名画录》中记载:“边鸾少攻丹青,最长于花鸟折枝,草木之妙,未之有也。或观其下笔轻利,用色鲜明,穷弱毛之变态,夺花卉之芳妍……写《玉兰图》连根苗之状精极,见传于世。”我是看了王晓卉一系列画作后,就又想到了花鸟画的这些根脉,王晓卉画作中那红的、黄的、白的等各色的玉兰花画和图式,用笔元气淋漓,色彩轻重控制得当,这是在平时花鸟画家中很少见到的气象。当然,不止她的玉兰画的美妙滋润,牡丹、月季、菊花等一些有名的无名的山花草木,无论是重彩,还是水墨,都得自传统根源笔墨的滋养,且有创新突破,妙得其真,雅逸轻秀,充满了天趣。

我常对学生们讲,凡一艺之成者,必过三历程,始则神于好,中则精于勤,终则成于悟。所以今天说晓卉成为一位出色的花鸟画家,正是这三个历程成就了她。晓卉出生在一个书香家庭,父母都是教师,从小受家庭熏陶,心灵手巧,凡是女子做的女红无不精道;像刺绣、缝制服装服饰、编织、剪纸等等。而且在母亲的教导和支持下,学习乐器二胡,后又到专业院校学习钢琴书画。

晓卉对绘画有独特的悟情。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画家就是要用自己的心智采用不同手段把自然造化的大美提练出来,让看到的人感受到美的愉悦。好的作品都是与创作者的各种修养紧密相连的,王晓卉的作品,基本都是从内心的感觉抒发的,创作的物像载体多是眼前感受到的,例如春天看到居所外面繁花似锦,幸福感油然而生,于是她就创作了《芳菲四月》组画;冬天在暖暖的室内捧读唐诗宋词,被李清照的才情感染,禁不住伸纸濡笔,一气哈成《暗香盈袖》、《海棠依旧》等清照词意系列。她每画上一笔,就好像要把一种敬畏之情给全部流露出来,这样有激情有灵感的画,有时是对童年故乡一草一木的怀念,有时是对一种美好事物的感念,在动笔之前,其实就已悟其道而知其理,则一超而入如来境。

我一贯主张把绘画当“余事”做,若一开始就把这当职业,急于成名获利,作品不一定会好。晓卉此前从事教学、管理工作,后又主持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工作十余年,还兼任数个画院、美协职务。据我了解,这些职务都是画家们给她推上来的,因为她正直、好学、善良热心、正能量足,画友们对她很认可也很尊重,凡事让她关照着,就很放心。

晓卉既是管理者又是画家,拿她自己话说;“中国画的一切奥妙就在太极图中,实质上就是事物都在矛盾与统一、辨证对照中……管理、绘画亦然。”她是用了哲学思想解决所有问题,所以她把画画之外的“余事”管理工作做得顺风顺水,又把管理工作之外的“余事”国画创作做到具道适往,着手成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