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品价值究竟体现在哪?


来源:国艺金服      时间:2017-09-06

1
艺术品的价值

艺术品所拥有的艺术价值,我们对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一作品的“美学价值”,以及投射到以货币为表现的“经济价值”,当然,这两者之外,还有艺术品的“社会价值。” 

1、美学价值

艺术品的内在价值,也就是美学价值。人们在欣赏的过程中会产生美感、联想和共鸣,起到净化灵魂、陶冶性情的作用。美学价值是最本质的价值,它在艺术品交易中起到了隐性的根本作用。

微信图片_20170906171915.jpg

张大千 《湖山清夏图》

2、经济价值

艺术品经济价值必须以艺术品的美学价值为基础。艺术产品作为艺术劳动的成果,总要附着于一定的物体上,归根到底要体现为某种物质形式,在商品社会里,创作艺术品所需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强度又是靠商品价值的普遍标准来衡量的。艺术家所赋予作品的内涵越丰富、越生动、艺术语言表达的越独特、艺术技巧的难度越大,其作品的现实经济价值就越高。

微信图片_20170906172352.jpg

齐白石《发财图》

3、社会价值

艺术家是社会中的人,必然受社会环境的制约。任何精神生产都必须以物质生产为基础。因此艺术家所处的环境也必然影响艺术家的创作。艺术家的职责是创作精神产品(艺术品)来满足社会某一方面或某阶层的特定需要,同时,这也是艺术家个人和社会进行情感交流的手段。艺术家需要通过艺术品表达和交流,而观众为其提供了情感交流的市场;观众也需要通过艺术品来满足自己的审美要求,这两方面结合便是艺术品生产的动因和基础。


2
艺术品市场发展简介

中国艺术品流通的主要方式是拍卖,拍卖作为艺术品交易的二级市场,主导着中国艺术品市场,占接近70%的市场整体销售额,与其他由私下销售和零售销售为主导的国际市场的情形形成鲜明对比。 

拍卖市场在大陆形成已有20多年,1993年由中国嘉德拍卖开始,之后是上海的朵云轩,后来北京的翰海、华辰、荣宝等等也陆续开始了拍卖业务。

1994年嘉德开始首场拍卖,截止到1997年,整个大陆的书画市场缓慢发展,参与者大多是有一定经验的行家,大件作品的成交很多是国外买家,尤其东南亚买家。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后,港台、东南亚的买家参与的少了,行情出现低迷,这一段市场调整持续到2003年“非典”。                

2004年开始,中国艺术品价格开始高速增长,成交量大增,资本开始进入市场,书画作品价格进入“千万元”时代。这一阶段持续到2008年。   

经过2008年以及2009年上半年的调整,2009年秋拍开始,艺术品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亿元拍品成为常态。          

2016年全球艺术品市场销售总额超过450亿美元,比2015年增长1.7%,中国市场以18%的份额保持全球第三大艺术品市场的位置。亚洲拍卖市场作为最大的洲际市场,占全球拍卖市场40.5%的市场份额,中国拍卖市场以接近90%的份额在亚洲市场占有绝对优势。


3
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特点

20年前,中国艺术品市场仅仅是以收藏家和国有博物馆为主要买家的专业性市场,一般人参与较少,宏观经济环境对艺术品市场影响不大。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财富积累,中国艺术品市场迅猛发展。从2009年开始,中国艺术品市场比肩美国和英国,一直稳居世界三大艺术品市场之一。伴随着艺术品市场向高价位发展,中国艺术品市场从收藏时代向投资时代的转变,以投资为目的的企业收藏家和艺术品基金成为最有实力的买家主体,价格的提升使得艺术品的审美属性弱化,而其投资属性增强。企业家和企业资金的入场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规模推升到新的高度,改变着中国收藏市场的格局和结构,投资收藏主体更加多元化。艺术品的消费、收藏和投资需求越来越大,艺术品市场的社会关注度在提升。

与欧美艺术品市场相比较,中国艺术品市场有3个显著特点:

首先,关注和参与的人群庞大。艺术品的品类众多繁杂(例如,书画、瓷器、雕塑、影像、古籍善本、红木、珠宝、红酒等),不仅富人争相购买拍卖行的高端艺术品,而且普通老百姓对艺术品参与的热情也较高。

其次,很多人将艺术品视为保值增值的资产。在可投资资产有限和货币贬值预期的情况下,艺术精品高收益的财富示范效应吸引了资金的大量涌入,相当数量的参与者将艺术品当成投资工具,将财务收益作为主要目标。  

第三,艺术品金融产品创新活跃。中国艺术品市场的繁荣加速了艺术品与金融的对接。艺术品金融产品涉及到银行、证券、信托、保险和基金等所有金融领域,中国艺术品金融市场的规模全球最大。


4
计量艺术品价格指数的模型 

目前计量艺术品价格指数的模型主要有平均价格法、重复交易法和特征价格法。 

具体来说,三种方法侧重点不同,各有特点。以绘画为例,平均价格法通过计算每平尺价格形成市场指数,优点是简单直观,局限是忽略了作品之间的质量差异。在研究中,学者较多地采用特征价格法和重复交易法。特征价格法通过提取艺术品本身属性和特征构建价格指数,优势在于可以充分利用所有的数据信息,但是特征价格法很可能因为主观性或者主要变量数据缺失而导致模型的设定偏误。重复交易法通过采集同一件艺术品重复多次的销售价格数据来估算艺术品收益。该方法在解决艺术品异质性问题的同时,可以避免特征价格法中控制艺术品特征所带来的主观性问题。由于艺术品拍卖市场是整个艺术品市场的风向标,数据公开透明,而艺术品一级市场的画廊市场大多是私下交易,数据可得性较差,而且书画市场占整个艺术品市场份额比较大,所以大多数文献采用书画市场的拍卖数据进行研究。

微信图片_20170906172651.jpg


5
艺术品投资的收益


1、精神收益

艺术品本身就是文化产品,不少学者认为投资艺术品得到的收益更多来源于精神收益,投资艺术品目的在于观赏中所带来的精神回报,这是投机者无法感受和体会到的。艺术品的精神收益主要表现在: 

第一,审美享受和装饰、消费收益。收藏行为不是简单的钱与物之间的交换关系,而是对文物艺术品的认知和尊重的过程。文物艺术品是以物质形态承载着精神和意念,是每一个时代的真实镜像和写照。艺术是一种超越物质的无形资产。艺术品的欣赏者不仅被艺术品的视觉冲击力所吸引,还可以与艺术品丰富的文化内涵产生共鸣和对话,能获得深入内心、心旷神怡的快乐体验,由此得到心灵的润泽和精神的满足。  

第二,社会声誉收益。收藏艺术品可以得到美学的愉悦和拥有者社会地位的美誉。与纯粹的金融工具不同,艺术品是消费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艺术品是一种奢侈品,持有者的愉悦来自财富象征附加的快乐,这种感受是由拥有大师作品传播出来的自豪和荣光,它提供的是美学愉悦、拥有者文化和财富美誉的社会地位等无形的声誉资产,梵高、毕加索、张大千、齐白石等这些名字已成为财富、文化、荣誉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第三,思想启迪收益。伴随着高科技的飞速发展,艺术的观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当代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多元和宽泛,人人都可以成为艺术家。当代艺术成为人们情感和思想表达的重要方式。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件好的艺术品,不只是给观众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引发人们的思考。每个人对作品的欣赏都和他的教育和背景有关,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感受,让观者根据他的经历去理解、联想和思考,给人们思想放飞的空间。

2、财富收益

艺术品多重价值性决定了其市场价格, 艺术品的异质性和稀缺性保证了市场的需求。和股票、房地产等传统的资产相比,艺术品的长期投资会有较好的回报。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与欧美国家存在较大的差异。在欧美国家,人们购买艺术品更多地是看重收藏价值,但在中国,伴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货币的超发,艺术品成为人们投资的重要选项。总体来说,中国艺术品市场优质艺术品的回报远远超过欧美国家。这也是导致大量资金涌入和艺术品金融产品层出不穷的重要原因。

艺术品投资实例: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136.jpg

黄宾虹《黄山汤口》 171×96cm 1955年作

2011年5月19日翰海拍卖成交价4772.5万元

2017年6月19日晚嘉德拍卖成交价3.45亿元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143.jpg

李可染 万山红遍 75.5×45.5cm

2000年11月6日 荣宝拍卖成交价501.6万

2015年11月15日 嘉德拍卖成交价1.84亿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154.jpg

齐白石  辛未山水册 (12开) 31.5×35cm×12 

1994年11月7日 嘉德拍卖成交价 517万

2011年11月13日嘉德拍卖成交价 1.9435亿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150.jpg

徐悲鸿 九州无事乐耕耘   150×250cm  1951年

1996年10月19日 嘉德拍卖成交价192.5万

2004年12月18日 保利拍卖成交价1705万

2011年12月5日 保利拍卖成交价2.668亿


6
企业家收藏已初步形成规模

艺术品的价值在中国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从过去比较单纯的喜欢、欣赏型已经转变为财富管理,兼顾了增值保值、资产质押、金融工具、企业宣传等功能。

企业收藏的发展一般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企业负责人的个人收藏爱好形成规模,之后变成企业的收藏行为。在这个阶段,艺术收藏发起人的个人收藏趣味和方向,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企业收藏的主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第二阶段,企业收藏在数量和品质上达到一定水准之后,会与企业开展的主营业务方向产生某种关联,比如很多知名企业都有关注自己的品牌历史和文化,更有许多与之相关的收藏;第三阶段,借助企业收藏,推动企业收藏制度的建设和艺术教育的发展。这时的企业收藏已不仅仅是一个企业的自身行为,它更被赋予了更多的社会责任。

在近15年以来的中国,一线企业家也都纷纷加入到艺术的收藏行列。大连万达集团、侨福集团、新世界集团、中国民生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新疆广汇集团、苏宁电器、湖南广电、复星集团、万科地产、宝龙集团、阿里巴巴、恒大、新世界等等。

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是中国首富,他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收藏字画。因为介入早,王健林很多画都拿得很便宜,他也因此赚得盆满钵满。具体赚了多少?王健林说自己赚了“至少1000倍”。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548.jpg

王健林以1.72亿人民币拍下毕加索名画《两个小孩》 

2016年4月5日,张大千晚年巨作《桃源图》在香港苏富比拍卖最终以2.4亿港元落槌,创下了张大千个人作品拍卖纪录,买家为上海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这是继2015年他以10.84亿元人民币购下莫迪里阿尼《侧卧的裸女》后又一次引人注目的购藏行动。说起刘益谦,最为大众津津乐道的大概就是在2014年初,他以2.8亿港元的高价买下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刷新了中国瓷器的拍卖纪录。之后刘益谦在香港苏富比举行的交接仪式上,用这只瓷杯喝了一口茶。他说道:“我其实就是用这个方式来表达一下当时的兴奋之情。这杯子距今有600年了,当年皇帝、妃子都应该用过它,我无非是想吸一口仙气。”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624.jpg

2016 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中军以2.07亿元买下“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巩的《局事帖》。以往,王中军对当代油画和铜雕最感兴趣,并乐于将之用于装饰家居。王中军的油画收藏集中于陈逸飞、艾轩、杨飞云、王东沂、袁正阳这样的当代名家,而铜雕则大都购自欧洲。王中军自称是“终极藏家”,也就是好东西到了自己手里就不撒手。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650.jpg

梵高 《插满雏菊和罂粟花的花瓶》

成交价 约人民币3.77亿元   买家为华谊兄弟公司董事长王中军

微信图片_20170906173720.jpg

任仁发《五王醉归图卷》

成交价3.036亿元    苏宁集团 张近东 收藏



山东艺产宝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是国内专业的艺术品运营服务平台,公司团队历经9年时间,北上京津,南下苏杭广深,往返近百次,行程数十万公里,遍访名师,耗资数百万元,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为构架,深度融合房地产营销体系,研发出一套完善的艺术品交易系统,形成艺术品行业全新的宣传推广、投资、交易、运营、服务生态圈——艺盘。我们希望用专业、全面、有效的艺术家运营方式,为艺术家在学术、市场双向发展道路上保驾护航!目前已有50+位职业艺术家入驻艺盘并享受艺盘的专业运作。

艺盘作为一个艺术品交易大盘,能够为收藏家提供最为准确详实的书画交易大盘数据,帮助收藏家充分了解市场行情,锚定艺术家不再只靠“道听途说”、跟风投资,真正买到“货真价实”的作品。同时艺盘提供艺术家的作品预售服务,零中间商,零差价,零风险,让收藏家和艺术家实现一对一的作品订购。艺盘的艺库系统为收藏家从根源上解决了无法判断作品真伪的问题,让收藏家不管多久,转让艺术品时都没有“作品出处和真伪”的后顾之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