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道林泉 留心山谷


文/老山
来源:艺盘      时间:2018-10-23

六十岁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不老不少的年纪;但对一个国画家来说,却是为霞满天、橙黄橘绿的好时节,正所谓“人生六十才开始”。吕泰兴先生已过耳顺之年,经年翰墨积淀了技法,更沉淀了心性,对个人艺术创作有了更为明确的追求。既不需要标新立异或者追随流行,也可远离各种“命题作画”,用他的话说就是“已经可以随心画点自己想画的了”。

泰兴是一位体制内的专业画家。早年因工作需求,主攻人物画。运笔用墨除了发挥中国画的技法,也借鉴了一些西画的技巧,画作注重人物内在,以情求真,坦荡明快,质朴豪迈,极富感染力。代表作《石工》、《白首之心》、《延续》、《甲午国耻》等,将一个个、一群群当代劳动大众、革命英烈和历史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画卷上,陆续入选各类美展,多次奖获,有些则发表在各地报刊。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少年成名的泰兴情有独钟的还是“质有而趣灵”的山水画。性情使然,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泰兴创作了被称为“黄土高坡” 的系列山水画,在当时的青年画家中一枝独秀。泰兴这一时期的山水画作,多用工笔。即使大幅的画作,也总是一丝不苟。放眼画中,无论远山近岭,林木阡陌,还是云雾溪水,茅舍炊烟,抑或村头的一盘石碾、一群鹅鸭,甚至枝头一朵含苞待放的蓓蕾,他都极尽刻画描摹。画面清澈而纯朴,深邃且淡远,凝重不失明朗,苍凉而充满生机……蔚为大观,美不胜收!

巨幅工笔山水《热土》在美国展出期间,有对中年华裔夫妇一周内三次观展,对着画作静静地观赏,间或小声交谈,久久驻足。

然而,正当泰兴的工笔山水画创作风生水起,众人都认为他会乘势而上时,他却突然沉寂下来,回过头来全面审视自己,追问自己心中的山水到底为何物,又在何处?

带着思考,怀着梦想,学古代大家“观道”、“体道”,探山水之“原委”,摄山水之魂魄,泰兴先生背起行囊,独自向着远方的山川悄然出发了。数年间,他东拜崂山泰岳,西寻峨眉青城,南访黄山匡庐,北探白山黑水,足迹遍及长城内外、江河上下。近几年,他更是像一只不知疲倦的候鸟,每至冬季飞往天涯海角,游走于苗乡黎寨。脚行万里,胸有丘壑。那些游历过的名山大川,那些江边走过的羊肠小路,住过的村寨茅舍,无疑是画家最为珍贵的财富。

山水画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艺术。正是有了多年来积累的大量山水写生,丰富的生活体验,和对山水画特质的深入思考,泰兴的山水画已经跨入了全新的境界。他相继推出的山水画让我们看到,画家的心灵之窗已经开启,蓄积已久的泉水奔涌而出,笔墨营造出来的是崭新的意境,是一个个大美的世界……或壮美雄浑,大气磅礴;或炽烈如火,诗意奔放;或灵动曼妙,宁静肃穆。物我相融,宛若天成,读来令人荡气回肠!

笔者曾读过泰兴的《临水仙居图》,远景是弥漫着的云雾和遍野山花,近景是泊在水中的渔舟和掩映在花丛中的茅舍,特别是那一泓如梦如幻的水,禅一样的静谧,静的让人因崇敬而生畏、纵然内心有千般杂念,也必将被涤荡得洁洁净净……这是画家用熟练的笔墨技巧“无中生有”造出的人间仙境。在师古人与师造化之间,吕泰兴一直有着清醒的认识,较好的处理了二者的关系,所以,他的画既有古意又有现代气息。他对山水结构的处理,形成了自己非常结实的语境。技近于道,因之画和画技皆是道,因之人称画“非画也,真道也”。可谓他得山水之魂魄。

更有以《山居太行》为代表的追求厚重和苍茫感的大幅山水画系列,以《净无尘埃》为代表的雪域莽原山水画系列,以《金都》为代表的重彩山水画系列,以《海南纪游》为代表的水墨山水画系列,以《明月别枝惊鹊》为代表的古典词意画系列,以及《寄志丘壑》、《霞光》、《清都》等等,每一件作品都抒发着画家对人生、对自然的感悟,堪称大境界。

论及国画,不能不说题画。泰兴的题画,字态正欹错落,散扑有致,魏隶兼容,古朴遒劲,灵动秀美,潇洒流畅,与画融会,相得益彰。这得益于他对书法艺术的挚爱和勤奋,临池不辍。他遍临《张迁碑》、《云峰石刻》等汉魏石刻,又学赵孟頫、于右任、吴昌硕之行草名帖,积淀了深厚的书法造诣。

纵览泰兴画作,兼容广大,人物山水,工笔写意,水墨泼彩皆为之。他生活简居而心平,拒绝急功近利,崇尚龚贤“读书养气未必非画苑家之急事也”。模山范水在他看来实则是与林泉交友,与山川对话,似身心处在真林泉之中,“卧游”在真山水之间。所谓“凡所游履,皆图之于室”,“抚琴动操,欲令众山皆响”,正如他喜欢常用的一枚“留心山谷”印所示。其题画词多有“写得云山为己居”、“志雅於高云,亦置丘壑”之语,再有借用黄慎句治印的印文“以写我心”等等,其旨趣可见一斑。

大千先生有言:“其始学也,必先师古人,而后师万物,而后师造化,终之以师吾心为的焉……”中国画的最高形态,不在于简单地描摹山水,而在于创造出画家心中的山水,传达其思想感情,表现其志趣性情。泰兴正是如此,他师古人,师万物,师造化,而最终,一切都汇至心灵之泉,融入他的山水画之中。

走近泰兴先生的山水画,也就走近了泰兴的心灵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