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人物画作品肌理遮蔽下的情感共鸣


文/张小东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8-29

自儿时学习绘画至今,从初期的素描、水粉,到现在画油画,不管绘画的材料怎么变化,在绘画的题材上还是更多的偏向人物。痴迷于人物画作品所折射出的独特魅力和感染力,其中的乐趣真可谓“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从最初期对前苏联巡回画派的列宾、苏里克夫、谢罗夫等画家的作品印刷品进行反复临摹学习开始,紧接着迷恋于委拉斯贵之,哈尔斯和鲁本斯人物画作品的书写性表现。现在,又慢慢比较关注大卫·霍克尼、格哈德·里希特等人物画作品在语言上的现代性呈现。西安美术学院师范类油画专业4年的本科学习,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二工作室3年的研究生学习,工作之后各种大大小小的专业交流访问学习,这些经历都对我的油画人物画创作起到了非常重要的积极作用,促使我不断的思考和追问。

2007年至2010年,这一个时期受画家弗洛伊德人物画写生的影响,我的油画人物画作品主要以现场写生为主,在写实的基础上比较关注画面的书写性和表现性。强调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快、准、狠的运用书写的方法去完成对人物的形象特征和内心情感的表达。坚决禁止自己陷入一种长时间细枝末节的描摹对象的客观外在表象的漩涡里。在有限的时间里反复锤炼自己对模特的感受能力,再将这种感受转化为特有的笔触与色彩,在画布上并置、叠加和揉搓出一个典型的人物形象。例如作品《80后青春往事》、《暮归》、《时光飞逝的日子》等。画面渴望呈现给观者一种笔触轻松活泼、色彩简洁明快、形象入木三分的视觉效果。因为整幅作品从开始到结束完全建立在感性的基础之上,所以决定了它的不可重复性。

2011年至2016年,这一时期,通过前期参与各种级别的展览。在与别的画家作品的比较之后,我慢慢的对自己的油画人物画作品进行反思,深刻的感觉到此前自己那种单个的人物作品缺少一定的丰富性和厚重感,即使是多张组合,如作品《80后青春往事》、《暮归》等,还是缺少深刻的作品内涵,只是仅仅停留在简单的技法表现上。只有丰富作品的表现元素并相应注入一定主题关照,作品才能有所突破。由此,我开始关注身边人,特别是关注80后和90后生人在当下的生活境况。原因是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我比较了解和能感受到,这一群体在当下的所思所想,以及流露出来的叛逆、彷徨、无聊等处世态度。这些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状和问题,是值得大家深思的。所以,我开始大量的拍摄他(她)们他们真实的生活,收集各种相关的图片资料,力图作品呈现典型环境下的典型人物。将这一群体真实的生活面貌和精神面貌呈现出来,使观者产生共鸣,引起思考。如作品《憩·静》、《盛馔》和《心音》等

2017年开始至今,我比较关注自己作品的平面性和现代性,以及画面的黑白灰和点线面构成关系。作品在人物和环境的塑造方面尽可能压缩体积的表现,更多的精力放在画面各种不同的形,不同的面的明度变化和色彩变化上,以及画面的各种笔触和肌理。原本作为主体的人物此时只是画面上一个相对重要的构成元素,不进行太多的细节关照。整幅作品的完成过程,夹杂的反复的“破”和“合”。如作品《浮光掠影1》、《浮光掠影2》、《浮光掠影3》、《暮趣-鸡鹜之争》等

绘画语言是作者以记录状态,反映知识、传达信息或表达思想为目的,运用笔、刀、墨、纸、颜料等材料工具为物质载体,以色彩、线条、明暗、肌理等视觉信号为媒介,通过造型艺术手段创作描绘艺术形象造成艺术体验的表达方式。它是作者的创作手段和目的,受诸如媒体材料、文化传统、个人性格、时代背景等制约和影响。它是包含了技术、形式和内容的有机融合,对绘画语言所占有的深度和广度是检验画家艺术水准高低的标准。在遵循绘画本体规律的情况下,挖掘和发现既符合个性特征与文化背景,又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独特的绘画语言形式,是我一直要继续做下去的事情。

                                          

                                            张小东

 2018年8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