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格与写生——对谭逸作品的解读


文/龙昭阳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8-02

的确,在任何艺术方式和手段、任何材料和形式都不成为问题,重要的是艺术家采取何种观念与策略去实施他的艺术行为的今天,当代艺术的逻辑在于对个人经验的尊重与呈现。于是,艺术家个体的生命体验与审美趣味决定了自身艺术的表现形式。而毕业于中央美院的谭逸则以对艺术本体语言的关注和研究,以求获得一种风格化的个人面貌,而且也集中体现了所在工作室导师的学术导向,即线性素描研究。将中国画的线描趣味与西画强调体积与三维空间的造型理念相结合,体现了学院中国画教学试图中西融合的一个特点。不同于蒋兆和水墨写实一脉,导师唐勇力教授是一个工笔画家,传统工笔画的品格与趣味自然渗透在写生当中。谭逸无疑深味导师的精义,在美院学习的三年期间,很好地把握了线与体块的结合与相融,在保留工笔画的精致氛围的同时,并呈现出富有西画体量感的视觉张力。虽然从当代艺术注重观念与社会经验这样一个层面来说,谈逸的画面少了一些阐释的空间与意味,但执着于画面本身则多了几分平和与纯粹。

对于一个处于学习阶段的人来说,理性无疑是很重要的。中央美院是学院艺术的前沿阵地,而北京又是当代艺术的学术中心,在这样一个充斥着现代与后现代艺术驳杂与喧嚣的环境中,谭逸没有为外在环境所迷惑,专注于自己的内心需要,摒弃观念的干扰,在形式语言上着力无疑是一种智性的选择。在写生过程的磨砺中,逐步达成自己的理想。一般而言,在我们传统的观念中,写生似乎距离创作有一定的距离,而谭逸则很好地以写生的名义实现了风格化的需要,将创作的观念注入其中。

在他的水墨写生系列中,他首先剔除了人物服饰对形体的束缚,在直面人体写生时,保留了第一眼瞥见时的瞬间印象:女人体的浑圆与体量感。他以写意性的线条勾勒出人体的轮廓,看似简单,其实投射出作者对形体准确而富有意味的把握,线条随形起伏,敏感而丰满。对形体的塑造则以洗和染相结合,轻盈透明的皮肤质感和圆润的体型呈现了女性所特有的柔美。似乎,对描绘对象即时的精神状态并不是他所要关心的,他更多地注重对象物质化的形象呈现,由此,他的画面无形中有些凝重,形体的厚重起伏如山脉蜿蜒,脚踏实地,给人以朴质而又充满生命力感的审美感受。

《角力》是他的写生观念与技术的延续,两个身穿红色运动服的相扑运动员正扭成一团,处于力量的对角与僵持中。他以近景聚焦式的镜头故意造成一个很有意味的视角,将相扑运动员形体的重量感以互相纠结的两大团块推至观者的面前,将人当作山来进行塑造。相扑运动员即时的内心运动不是我们所关心的,当然作者也并不在意,他注重的是形体肉感与力量的呈现。人物的脸部表情虽然也很狞历,但吸引观者的注意力更多地在于画面的气势与铿锵的体量感。相扑运动员本就高大肥胖,但如果以传统的工笔画语言是难以达到这样一种视觉张力的。这时,他平时的写生经验便有了着落,他省略了人物的活动环境,并且选择了略带危险性的红色作为整幅画面的色调,所谓危险性并不是从心理意义上来说的,而是指红色调子以工笔画语言来进行呈现一般是为画家所顾忌的,尤其是在单色调中来寻求微妙而丰富的变化,并且还要为塑造形体服务。他将红色扩大至整个背景,眩目而刺激,强行将观者带入一种略带暴力的竞技状态中。从构图以致色调,单纯整饬的画面没有任何多余的细枝末节,一切都是为了突出人物本身的体量感。

其实,绘画无所谓新旧,观念的呈现或者对于纯艺术语言的锤炼与追求,只要切合了画家内心的需要,都是能打动人心的。谭逸是一个少年智者,在都市化的当代,他避开物质,也躲避精神,以一个修炼者的态度追求艺术的本真,他是快乐而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