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墨属性与手感情结 ——屠鸿辉的作品解读


文/庄伯五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7-31

中国画的水墨属性在1985年批评家李小山的《中国画穷途末路》一文之时就已经面临现代性转变的问题,1997年,吴冠中先生的“笔墨等于零”更是在指“新传统水墨画”创作方式的陈陈相因,抱残守缺,拒绝革新,难以个体自由表达,更难以介入当下时代语境。

上溯水墨画历史,宋元以来,水墨画是文人士大夫仕途之余修为、明志、趣味、品性的文化载体,其中的性情与审美和文人们毕生的儒道佛浸染是分不开的。老传统的水墨形式语言发展到“四王”时已经既是顶峰也是极端僵化,甚至脱离时代内容也可以形式传承,比如“芥子园”之类画谱的盛行,它让研习绘画者可以完全脱离具体现实情境来笔墨操练,这个也是五四时期陈独秀反“老传统水墨”的原因所在。1900至1949年之间,出现老传统国画复兴现象,诸如海派、黄宾虹、张大千、齐白石等是最后的“老传统水墨”的尾声;同时很多西洋、东洋学成归来画家也进行了新艺术运动,很多还介入政治战场,出现了一些把西方写实因素嫁接传统水墨画初步探索。1949-1979期间的水墨画是毛泽东时代艺术政治功用最极端时期,他和艺术家的自我表达没有关系。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艺术出现融化期,老传统绘画限制得到解除,同时西方的艺术思潮也大量涌入,艺术出现新方向,水墨画的创作方式受到极大地冲击,一部分在固守老传统图式并夹杂体制功用,应该算是“新传统水墨”或者“国画再生”,在书写性及形式语言上徒有“老传统水墨”其表,并无老传统文人画内在精髓;另一部分在探索新的水墨改良和形式语言的创新,这类水墨画家深受西方现代艺术的影响,经历自我表达的水墨范式的转变。另外,85新潮美术迭起至今,很多水墨艺术家在图像形式、表意符号、观念置换上进行前卫探索,有现代艺术层面也有当代艺术层面。

现代水墨画尽管遭受近百年的西化影响,但在国际化背景下仍然缺失本土文化载体深层认知,导致水墨属性没有得到应有的推崇,而在中国的文化艺术语境中,水墨又负载着民族绘画言谈的重任且孤傲存在,其存在的合理价值正是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精神承接和学术拓展可能性。

笔墨趣味来自传统的巨大内核能量场域,经过上千年的士大夫传统文人画审美累积并传承至今,形成一个水墨语言权力的文化方式,其中手感快意往往渗透到艺术家的践行创作体系之中,这本身也是作为指认民族文化身份表征的一个水墨属性。

水墨画家屠鸿辉,70后,绍兴人,师从刘进安先生,近几年他在知识储备和笔墨积淀上日趋成熟,其在创作探索上有一番自己的悟顿与实践。

在写生系列作品里,从绘画图式来看,重新进入写生感受,面对真实的生动现实山水来笔墨表达。传统的山水画创作更多来自画家游山玩水之余的线性记忆,而后,是在传承的标准图式里进行山头布置与笔墨驾驭,或者在临摹诸多大家作品之后的再创作,往往很多时候会沉浸其中难以自拔。而屠鸿辉的山水写生是现代意义上的西画式写生理念,但通过中国式的笔墨属性来再造风景样式,直面现实中的山水,如何化繁就简或者化简就繁,如何黑白灰、点线面架构,如何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完全在画家自我的审美取舍,去除老式传统山水的惯常图式窠臼,这种体验式写生对于大型创作是有很大探索价值的。

水墨作为一种文化身份的载体,笔墨赋予了画家个人经验和修为,这种材质特性架构形成一整套群体的审美体系,在这个层面如何把水墨属性发挥到极致来自由表达当下,这是一个难以回避的学术问题。

屠鸿辉的《失 系列/第五季》,这个系列作品在画面上看更像是画家个人在这个时代的彷徨的内心独白,或者也有一些模拟超现实主义风格倾向。

在当下网络资讯全球化的时代,我们的社会语境被极度的放大,传统的权力话语媒介被急速发展的自媒体所解构,手机智能化的发达让微博、QQ、微信等快速推广应用,人们都通过网络社交狂刷虚幻的时代存在感。在这个信仰缺失的年代,人们希望通过网络来化解孤独,寻找人性温暖,但往往却被网络给虚化,甚至竖起现实社交的防范高墙,孤独无助。到底是人类塑造科技还是科技改变了人类,答案在哪里?从这里来看屠鸿辉 《失系列 /第五季》作品,我觉得更具有诘问时代的现实意义,在都市里我们迷失,我们无助,我们孤独,这本来是一个严酷的时代困局却在画家的作品看到虚幻的水墨镜像。从这个角度而言,屠鸿辉的这个系列作品现实指涉的批判价值远远高于其笔墨技巧和手感营造,这也是笔墨当随时代的老话题。

当水墨放弃主诉者地位,沦为纯粹材料手段的运用,那么很难成为民族文化身份的真正代言,或者说,水墨彻底当代性之后,材质的局限就会成为形式障碍,甚至会彻底消解掉水墨本体的原初的根本性的文化价值。一言蔽之,若想把水墨彻底进行当代性表达,仅能在形式和观念上一种置换尝试,或者这只是一种方向,但此时去除水墨属性和手感情结的当代方式的学术意义在哪儿,短期内很难草率界定。

纵观画家屠鸿辉的水墨作品脉络,从《失系列第1季》到《失系列第5季》,其一直试图通过画面节奏和技巧、情感对接和现实映照来寻找一套个体自由表达的语言范式,总体来看,是在现代水墨的范畴之内,并没有脱离笔墨经验累积的方式传承,这也是区分当代性的一个分水岭。期待未来,看到画家屠鸿辉的更多的新作品、新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