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名家寄语

    文/岳海波

    他不似一般的90後畫家那樣側重於內心的表達,而是從人文關懷的角度反應生活中的人們。

    [07-09]

  • 孤独的自由——观学松近作有感

    文/党震

    在学松画面上那些极富装饰感的平面背景映衬下,那一个个安静的人体仿佛化身为来自内心深处的叹息。学松将这种稍显病态的青春独白简约而强烈的诉说出来,这样的画面足以让观看的人唤起强烈的共鸣。

    [07-09]

  • 名家寄语

    文/张国治

    在当代艺术某个层面我们是不讲美学而更强调如何更靠近现实表现的,但中国画很难脱离美学这东西!因此我认为要耽溺唯美就更勇敢去彻底唯美,唯其如此,他更能接近当代的多元思维!

    [07-09]

  • 吉瑞森教授谈小品画

    文/吉瑞森

    中国画千百年的传承其实主要还是以“画技”的传授为主,而“道”生乎“技”, 在“技法”不够娴熟的情况下过分强调“道”本身就违背了绘画的基本法则,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07-07]

  • 南北交融 高古沉静——品读陆千波水墨人物创作

    文/升珍

    陆千波在众多主题创作中用线劲健沉实、造型上亦多见方折。同时,他又敢于用水,使墨韵流动,厚实劲健中透出润泽,柔刚互补,南北兼济。多年的创作经历,陆千波已练就了敏锐而独到的形式感知力,对于点线面的形式美感,绘画题...

    [07-06]

  • 清灵生雅韵 情思入画图——孙奕花鸟画赏析

    文/李新平

    天趣野意、清光照人是孙奕画作的重要风格。这种风格是他善于从乡野自然之景中取材,又谙熟传统笔墨的生发,加上个人飘逸灵动之本性的综合的映照和生发。

    [07-06]

  • 博古凿今

    文/张明弘

    在写生时,他一边去分析古人的笔墨表现形式和自然物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一边追根溯源地研究风格流派发展变化的脉络,变书本的理性知识、间接经验而成为他自己的感性认识和直接经验。

    [07-06]

  • 法外之法与境外之境 ——谈赵德勋的山水画创作

    文/韩旭

    笔法取涩势、含而不露,沟皴后再淡墨淡色进行铺染,用墨过渡自然,用水温润明透,既表现出山石的坚凝,又富有意趣和逸味。在山体的渲染方面,虚实结合,明暗适度,恰当地表现出自然界丰富而微妙的变化。

    [07-05]

  • “视界” : 非山非水非物——张新中的水墨艺术

    文/陈默

    他的水墨图像,不依规矩出牌,不按逻辑行事,出人意料地似有似无,在烟雨飘渺中语义委婉凄迷,山色空濛,水色蜿蜒,气象混沌,在虚实之间指正,在有无之间表态,水墨自在流淌,江山随心铺展,图像意气斑斓。

    [07-05]

  • 我看山东的仇东

    文/薛夫彬

    记得那日他展开两幅作品,一幅是章草条屏,另一幅是大篆对联。章草写得朴茂古拙、精神灵动,大篆也颇得古法,点画遒婉沉厚,字势欹险谐畅。可贵的是虽师出张门却能遗貌取神,另辟蹊径,颇见其性情与用心,窃以为这正是仇东的...

    [07-05]

< 97 98 99 100 101 102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