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雅润丽 工写相宜——走进贺子艺的绘画世界

    文/王雪峰

    工笔人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是一种最为主要的画科,一方面在于工笔人物画传神写照的表现功能,另一方面在于传统社会中工笔人物绘画在成教化、助人伦所起到了重要的宣传功能。魏晋以降,历代皆有工笔人物绘画的杰作传世,这些作...

    [11-15]

  • 笔墨之间 皆为情怀——常绍彦的花鸟画

    文/徐恩存

    当代花鸟画家常绍彦,山东淄博人,自幼便在故乡文化的陶冶、孕育下,养成了爱自然、爱乡土的秉性,并无师自通地面对造化的万紫千红与纷繁复杂开始了童年的想像和信笔涂鸦,自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数十年来,常绍彦不但成熟了...

    [11-14]

  • 源于传统 师法自然——记实力派画家常绍彦

    文/张志民

    近些年来,淄博书画界无论艺术队伍还是创作水平都取得了实质性突破,这一成果的主要原因是集结和崛起了一个艺术的群体,在这个画家群体中,常绍彦是翘楚之一。

    [11-14]

  • 水墨的时代表达——记青年画家常子业

    文/李济民

    常子业的家乡在山东淄博,我与之相识已久,作为他的硕士研究生导师,我对他的画,对他那种为艺术执着和吃苦的精神,我颇为赞赏。常子业出生于80年代中后期,幼承家学,自幼深受家庭的熏陶与艺术的感染,俗话说三岁看老,子...

    [11-13]

  • 二十多年如一日的执着——我的从艺之旅

    文/常子业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我出生于书画世家,无论是社会的大环境还是家庭的小环境,对于我的成长来说都是幸福的,也是幸运的。从我最初记事开始,就看到家父伏案于笔墨丹青的海洋里,我最初的记忆仿佛是在两岁多一点,朦朦胧胧...

    [11-13]

  • 孤峭清逸真性情

    李百军

    ​在九十年代初,我无意中看到了井上有一的书法展。那些在现实生活中频频出现的“贫”和“爱”字,在不断的重复中彰显着不同的个性

    [11-12]

  • 静待花开

    文/牛文娟

    结缘于画,终是有幸。世间风景,繁花若梦,流光易散。作人生过客,在宁静中蛰伏,滋生慧根;在闲适中怡情,素心如雪。草木皆有情,相逢不觉晚,守一片不染尘埃的心灵之境。岁月年轮,云雨更替,那些流淌在清绢上的色际,清雅...

    [11-10]

  • 山水造境——漫读王贵华先生画作感言

    文/余昌宇

    [11-09]

  • 浅谈中国画笔墨问题的继承与发展

    文/王贵华

    推陈出新继承与发展即是当代社会脉搏和审美意识的体现,现代艺术中可以采用思维方式和艺术语言,对传统的东西我们是反思之后的扬弃与拓展,但仍会保持着中国画本体的语言。

    [11-09]

  • 王贵华山水作品读感

    文/李明久

    王贵华山水画作,系属细密之体,结构繁复,势巧形蜜,其用笔若书中,“顏筋柳骨” 动合神功,气柔质刚;其韵律,星流电转,回出天外,其气象,幽深无际,穷灵神妙。初看似难索解,但细品之,始知法后而无法,无法而有法。写...

    [11-09]

< 48 49 50 51 52 53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