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唯修养论之于一画论

    文/李净弘

    ​石涛是清朝初期的艺术家,山水花鸟人物走兽无所不能,画风潇洒俊朗,朴拙可爱,天真烂漫,清气袭人。同时,他是中国绘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伟大人物之一,因为除了绘画技艺之外,他的论著《画语录》对后世绘画创作思路也产生了...

    [04-04]

  • 我对山水画的理解和我的山水画

    文/李净弘

    苏东坡在《文与可画墨竹屏风赞》中说:“与可之文,其德之糟粕。与可之诗,其文之毫末。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我认可这种观点。

    [04-04]

  • 一幅好画之近现代两位大师

    文/李净弘

    对于文人来说,画是小技,是用来涂鸦玩乐的,没有特殊的用途,反而玩得很轻松,画面中每一笔都带着随性与惬意的感觉。而事实上,在历代文人观念中,诗词才是表达感性的最直接的办法,能准确直观地抒发一个人的思想高度和道德...

    [04-04]

  • 艺术品是人性反映

    文/李净弘

    ​马云讲了一个事实,计算机技术发展到现在,在计算方面,人脑已经完全不能战胜它了。类似于比赛下围棋下象棋、智能记数据等等。面对计算机每秒钟数以万计的计算速度,这种比较本身也显得有点愚蠢了。

    [04-04]

  • 现代艺术生态

    文/李净弘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是一个宏观理论,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只有不愁吃穿的贵族们才会无忧无虑的在大学修习文史哲,只有保证经济基础的情况下,国家才能去思考如何发展教育,文化,民主。

    [04-04]

  • 绘画这件事

    文/周玮佳

    张彦远认为“图画之妙,爰自秦汉,可得而记”。事实上秦汉那时的绘画有很大的功用性——颂扬好人好事,教育子孙后代。其实就算是到了张彦远所在的晚唐那会儿,大家对绘画功能的主流意见仍然是“明劝诫著升沉”。

    [04-03]

  • 王斌的201314

    文/左剑虹

    不知是否南北杂交的优良品种,王哥为人厚道却不失精明,南人颇具北相,既有江南灵气又具北方豪情。本以为江苏人吴侬软语,性格应该柔美如黄梅、越剧一般柔情似水,辗转缠绵。结果却让我大惊失色......

    [04-03]

  • 后古典主义的实验表达 ——读王斌的中国画

    文/汪放

    太仓,又名娄东。这个地方有点特别,清初,这里诞生的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开创的娄东画派,曾登峰造极,引领了满清整整一代画风......

    [04-03]

  • 不懂、懵懂、初懂。。。。。。

    ——岩彩花卉创作感悟   文/李天军

    ​自2005年经历十数载,我始终不忘王小晖导师的教诲。逐渐学会对各种文化进行融合、交流,学会对艺术的虔诚,对文化的敬畏,对品质的追求……

    [04-03]

  • 我读李天军的岩彩绘画

    文/刘明亮

    从天军的绘画来看,多表现人物和花卉或人物与花卉的组合,在形式上多具构成元素,有着强烈的现代构成意识,而人物又多选择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与花卉相和,相得益彰。

    [04-03]

<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


来源:      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