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水彩画创作的体悟


文/董海全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7-24

水彩画起源于欧洲,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欧洲大陆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画种,它简便轻捷,深为中外众多艺术家所钟爱。如何把这个舶来中国的百年画种继续发扬光大并形成中国特色的水彩画,是几代从事水彩画艺术家所致力的共同追求。在水彩画创作过程中,画家首先要树立正确良好的时代意识、精品意识与区域意识,这也是当代水彩画家所肩负与担当的时代责任。在当代艺术多元化的今天,艺术家应该保持清醒而冷静的识别能力,切勿急功近利,防止在国际艺术多元思潮中被淹没而找不到出路。

创作是水彩画家一生坚持不懈要做的事情,画家的创作导向必须要以生活为中心,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实现创造性的转化与发展。尤其是中青年水彩画家,在创作中既要有敏锐的洞察力,更要有时代担当的责任意识,要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特色魅力,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的事业之中,由此则要求水彩画家们对党和人民的事业以及学术格局的把握要深度研究,才能把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彩画创作风貌推向新的艺术高峰,才能把优秀的水彩画作品推到国际舞台上去。这也是文化交流实现走出去的战略实践之一,这样也能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水彩画的发展进程。

当然,对于世界进步的绘画艺术,我们应该本着博采众长的态度,我们绝不可忽视继承和借鉴经典艺术的内涵。广于汲取,突破传统与形式,是每一个勇于攀登艺术高峰的水彩画家都必须狠下的功夫。画家必须做到胸中有数,眼观全局,笔随心动,眼到手到,这是绘画写生的生命线。成熟优秀的水彩创作更可视为画家从中悟出的升华成效。

水彩画家可以用绚丽的色彩表达出自然中浓郁的诗意,但这往往是画家从大自然中汲取创作灵感绘就而出。也就是说,画家在实际创作中不能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应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即张璪所说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还有,作为水彩画家必须持之以恒,因为只有长期的刻苦学习与丰富实践才会有所建树。一个成功的水彩画家要想保持鲜活生动、富有激情灵性的创造力,还必须有不断自省的意识。画家只有具备敢于超越自我的社会担当意识,进而不断地锤炼画面上的控制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出水彩画本体语言的优势,并形成独立鲜明的绘画风格,不然就会困死在原地。这也要求水彩画家应该时刻保持思想的先进性、开放性与突破性,紧跟时代的前进步伐,让自己的艺术心灵永远地开敞流动。只有如此,水彩画家才能随时接纳新的先进文化,才能用鲜活生动的优秀作品去歌颂时代,也才能为人民创作更多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优秀作品,这是时代对每一个水彩画家提出的新要求。

水彩画家既不要成为艺术市场的奴隶,亦不能随波逐流,必须勇敢地坚守自己的艺术追求。因为作品本身才是水彩画家的立身之本,推出优秀作品更是每一个水彩画家的社会职责与所努力的正确目标。水彩画家只有不断地推出积极向上的反映伟大时代的水彩作品,只有努力地去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才能最终描绘出属于自己的水彩人生。在这个角度上,水彩画家只有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与绘画技艺的功夫,勇于探索并研究创新,才能防止过早地失去自我,成为市场的奴隶。

事实上,不论是水彩画,还是中国水墨画,都与水有着紧密联系。水是万物生命之源,也是生命的源头活水。水彩画家应该多发挥水彩画本体语言“通透水润”的优势,才能在继承传统绘画的基础上突出水彩画的鲜明特性。水彩画如何更好地利用 “水”,控制好“水”这是水彩画家与中国水墨画共同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必须解决的根源问题。吴冠中曾经讲过:“水彩”就是在“水”和“彩”上去下功夫,若不发挥“水”的长处,则比不上油画和粉画的表现力强;若不发挥“彩”的特点,则比不上中国水墨画的神韵。水彩画要坚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在深入生活的采风写生中,随形写意而天趣自得。写生,不仅是提高水彩画家造型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绘画技艺水平的重要方式。在写生中,水彩画家要熟练驾驭绘画工具材料,更重要的是要搜集生活中自然丰富的创作素材,这是沟通生活与创作关系之间的重要纽带。艺术不等同技艺,它是艺术家真情实感的流露,技术不等于绘画艺术,水彩画与水墨画更不仅是技术而是一门艺术,它们并非是蜻蜓点水般寥寥几笔的低俗之作。艺术修养与绘画感觉,既有先天的才情成分,也有后天努力的造化。作品实际上就是画家处理事物各种关系的呈现,其中有着相反相成的辩证关系。如水彩道法中的畅快淋漓、抒情达意、干湿浓淡、相互生发、或水冲色、或色破水,还有“蕴含春雨之运笔,干裂秋风”等,就是一个很好的对比转换的辩证关系。

水彩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应该具有良好的人文综合能力、技艺控制能力与创新攀升能力。水彩画具有独特的艺术韵味,离不开所运用工具材料的特点,也离不开水彩画家的个性把握和发挥。水彩画家要熟练地掌握纸本艺术的控制能力,还必须对颜料性能有充分的了解,如水分的控制、综合材料的变化使用等,而且还要因势利导地处理随时产生变幻的水色肌理。也可以说,水彩纸本的局限性使水彩画家必须养成在创作时胸有成竹、眼观全局的思维方式。其实,画家画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应该如何画的问题,因为这直接地体现出画家的思想与修养。具体地说,就是画家在创作中如何主动去完善绘画作品的架构,进而丰富作品的内涵与表现。

真正优秀的水彩作品绝非是轻描淡写、潦潦草草式的俗气装饰品,它实际上是画家内心修养的展现、是画家点燃智慧之光的再创造、是获得了自由发挥的转换技能的展现。水彩画家在创作过程中就像一部电影的导演,如何控制“水”与“彩”的节奏是画家的综合能力与智慧。须切记,水彩画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发挥自己的特长与优势,应该完善个人现有的绘画形式,不能盲从艺术潮流。应知道,创新的关键在于找准自己拓展的艺术定位,面对千姿百态的绘画形式,特别是青年水彩画家更不能轻易地陷入庸俗的泥潭中,这样才能把握住时代而精准发力,才能在水彩道路上有所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