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东访谈录


文/徐恩存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7-02

以下徐恩存先生简称徐,王汉东先生简称王。

徐:你是怎么走上绘画之路的?

王:孩提时代,我和其他男孩一样,十分好动好玩,经常和一堆泥巴捏小人儿和一些小动物,或者找一些零碎的木块和木板刻刀弄枪。这大概是我最初从事含有些许“艺术元素”的“创作”活动吧。升入高中以后,老师可能发现我脑子里尚有一些“文艺细胞”,便让我办黑板报和参加学校里的一些文艺活动。后来又逐渐接触了一些文学作品和绘画书籍,由此潜藏在我躯体里的“艺术因子”被大大地激发激活。我时常会产生一阵阵难以名状的“艺术冲动”……后来经过几番拼搏,我终于如愿以偿地考上了山东艺术学院国画专业。迈出了实现当画家梦想的第一步。

徐:你为何选择山水画?

王:其实我在大学期间主要是喜欢花鸟画和人物画,山水画画得较少,但画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总感觉不够过瘾,后来与我院著名山水画家张志民老师接触得多一些,我被他的山水画所深深吸引,我因此也忽然发现:我的志趣应该是山水画,只有那些大山大水和舒云茂林才是我的精神所寄所托。

徐:在绘画之路上对你影响最大的人是谁?

王:说实话,我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均很喜欢。古代画家我最喜欢的有范宽、王蒙、石涛、八大等,近代画家我尤其喜欢黄宾虹、傅抱石及陆俨少。他们的绘画艺术不仅影响了我,其实也影响了一代代的山水画家们。在我多年来的习画过程中,我的启蒙老师张宝元先生(花鸟画家,已故),于新生先生(现山东工艺美院教授)。大学时期山东艺术学院教授、院长张志民先生和其他任课老师均给了我不倦的教诲和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在山水绘画上受张志民先生影啊最大,他是我艺术创作和生活中的良师益友。

徐:在创作中你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是什么?

王:每一位画家大概都有自己的理想、目标和追求。想得可能很好,但要实现却不是那么容易的。如果硬要我说,我只能说尽自已的最大努力,以自己的笔墨语言去阐释我对自然、生命及山水精神的体悟和理解。

徐:你为什么喜欢石涛,怎么样理解石涛?

王:我为什么喜欢石涛这个问题较易回答。石涛的作品多来源于自然生活来自写生。他的山水画生活气息浓厚,画面组织生动自然,笔墨符号个性强烈,又易于读懂,这很符合我的想法和路子。至于怎么理解石涛,我想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搜尽奇峰打草稿”、“我自用我法”一句话,就是对石涛的最好理解。

徐:下一步你有什么打算?

王:关于下一步的打算我还是有一些的,远期就暂不说了,先说说近期的吧。一是读书,多读一些画理画论和文史方面的书,以蒙养心胸;二是临摹,争取把自己喜欢的几个画家的作品再临暮几遍,进一步加强对传统山水的认识和理解,以畅我心脉;三是加强书法练习,把字写好以补不足;四是写生,每年一定要拿出两三个月的时间,到真山真水中观察体验,积累素材,为今后大的创作奠定物质基础。

徐:你是如何处理山水画中的笔墨语言与形式结构的?

王:区分一个画家与众不同的基本因素就是他的笔墨语言与画面的形式结构。由于每位画家的理念、追求及个性的不同,也便造成了其对笔墨语言的运用和形式结构组织的不同。在用笔上,我较喜欢自由挥写、粗犷豪放,具阳刚力度的线条;在用墨上,则喜欢宿墨新墨并用,水与墨相融互化,或渍或积、或破或泼,以求达到一种浑厚华滋,元气淋漓的效果。而在画面的组织结构方面,我是比较注重空间构成关系的,即讲究“三远”之法,力求把自己所认识到山水风神能够如愿体现出来。我个人认为,对每一位画家来说,笔墨需要千锤百炼,形式需要不断创新。但笔墨技巧再高,形式结构再新,如果不与其所表现的精神内容高度统一,完美结合,他也不会创作出什么好作品来的。

徐:你是如何处理写生与创作的关系的?

王:生活永远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闭门造车是不行的,概念化符号化的作品读来味同嚼蜡,常读更是令人生厌。纵观古今那些山水大师们,娜个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苦心孤诣者!在近几年的创作过程中,每当我感到“江郎才尽”画不下去的时候,我便会背起行囊,跋山涉水,到那藏善蕴美的大自然当中寻求灵感,积聚养分。我的一些较成功的作品基本上是这样得来的。写生是参与真实的生活,感知现象背后的本质,也是为了今后更好地进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