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青峰作品《血战台儿庄》评析


来源:艺盘      时间:2018-06-27

历史画创作是需要具有多方面知识和具有判断历史事件的能力,徐青峰为创作这幅历史画做了大量功课和准备,从翻阅历史文献、搜集素材、走访、调查、画素描稿、色彩稿直到最终完稿,他足足化了三年多的时间。为了更加接近历史真实,他又几度到台儿庄实地调研,在“台儿庄大战”争夺战中一次次组织的“奋勇队”,那种保国卫家、肩负使命、视死如归的普通中国军人的形象。57名敢死队员身背大刀全力扑杀,将敌人坚固的防御工事打开了一个缺口,以付出44人性命的代价夺下了阵地,以至成为整个战争的转折点。“奋勇队”队长的形象被徐青峰锁定为画面灵魂。最后,《血战台儿庄》作品展示出来的时候,确实有了一种悲壮的氛围,让观众感到了视觉的震撼。

——全山石

《血战台儿庄》成为一幅成功的作品。它有血雨腥风的氛围,有气壮山河的气势、有视死如归的气概。艺术上徐青峰再次表现了细而不腻、虚而不空的手法,使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紧紧的衔接在一起。我看到了他追求艺术的虔诚心态,同时也看到了他对历史和民族的责任感。这在物欲横流的当下很是珍贵。

——张祖英

徐青峰殚尽心思地塑造形象,制造冲突,考虑叙事流程与叙事节奏,目的亦不过如此。在叙事中,强烈的对抗性的冲突,往往构成关注的焦点,而紧张度又是衡量其叙事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他是从人道主义的立场出发去观看这场战争,去触及正义、道德与民族国家问题。他的英雄情结在哪里?就在于对历史的整体担当,在于那座在战争烟雾中依然矗立的墙,而不仅仅停留于个别形象的塑造。对他而言,所有的人物形象都是局部的,而由这些人物汇聚起来的历史性主题才是他所关心的。

——郑工

大场面的历史画《血战台儿庄》,从申报选题到多次观摹草图、到定稿和审查验收,终于通过重重关口,这毫无疑问反映了徐青峰全面的艺术功力与修养,反映出他严肃认真的创作态度与缜密、细致的工作作风,这从他事后写的创作心得可以了解其艰辛过程之大概。命题创作,尤其是历史主题,对一般艺术家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件痛苦的事,虽然如果命题与自己意愿相吻合,又对这段历史有十分熟悉,那在创作过程中也会有愉悦的感觉。不过无论怎么说,画家天性总爱自选题材,自由发挥,这也符合艺术创作最早产生的缘由和艺术作为存在的最终意义。-艺术家除了应有自身创作自由的价值观外,还应该有服务社会的价值观。创作为社会所需要的包括历史题材内容的主题性绘画,是艺术家应尽的责任和应做的奉献。

——邵大箴

《血战台儿庄》是徐青峰在2007年接受的国家创作任务,从收集素材到理解主题,从组织模特到处理画面,能看出徐青峰在画面设计和组织上有很强的驾驭能力。画面所营造的氛围增强了历史事件的可信度。这件创作与以往的题材虽有异别,内在却是一脉相承。

——杨飞云

一位生于1972年,没有经历腥风血雨和战火洗礼的青年画家,何以能创作出如此动人心弦的历史巨制?画家在搜集史料的采访中,曾抚摸着台儿庄弹痕累累的残垣断壁,为义无反顾慷慨赴死的民族英烈而怆然泣下。这位年轻的画家身上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它的心,为先烈不屈的民族精神而感动。相由心生。从他的画中,我感受到画家创作时,心中悲壮的敬仰,骄傲,自豪。诚如一位大师所言:“艺术家的真实感受,来自精神的力量。”画家的真实感受,激起了我心中的共鸣。我相信它也会使更多的人热血沸腾。台儿庄血战的历史硝烟,慷慨赴死的先烈碧血,弹痕累累的残垣断壁,大刀挥舞的寒光汇了成中华民族不屈精神的慷慨悲歌!呜呼!天地英雄气,千秋亦凛然。

——徐立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