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中发现异常——何金安作品轨迹寻觅


文/顾丞峰
来源:艺盘      时间:2019-02-25

“比远方更远”,作为此次何金安个展的主题,显然提示的是“诗与远方”。

看来,诗性是何金安作品的审美追求,但我以为应该不止如此。

  金安的作品自从进入到美术界视野后,其所营造的气氛多被描绘为“神秘”、“忧郁”、“朦胧”、“潮湿”等。在南京,这种绘画母题以及处理并不少见,然而他的风格总是日常中透出某种异样。

 是日常?日常就是生活本来面目的运行,无论是人物还是景物,对艺术作品来说,日常是一种还原,而且经常体现为一种美化;在美学上主要借助的是一种移情作用。如今经常被文青挂在嘴边的“诗与远方”属于一种高级的移情。

那么什么是异常?异常是在司空见惯中感受到的异样感,有时甚至体现是某种不适感;在美学上借助了某种陌生化的效果,甚至有某种“异化”的感受。

这种异常的感觉,用海德格尔的话说,就是“克服大地的物性,把它带入到人的世界之中,使它的意义呈现出来。”在海德格尔看来,艺术作品是一个“人的世界”,自然(大地)的意义不能自己显示,它们只有被带入“世界”之中,才会显现出它们的存在意义。艺术作品是将存在敞开,它澄明、显现了存在者的意义。海德格尔曾经用诗性的语言描绘了梵高作品《农妇的鞋》,描述了艺术如何辩证地否定了鞋的物性,那才是艺术作品的价值所在。

这种揭示的结果,其实是对“此在”的呈示,在海德格尔那里,“此在”就是人的本身,对于艺术来说,“此在”就是对人的意义的提示。可以这样理解,景物的本质还在于对于人的揭示。

何金安作品中的景物有着某种异样,他出道时作品就具有一种对日常的超越感,那种超越是通过一种人为的干预达成的,包括画面上单纯绿色的渲染、整个气氛的朦胧但局部草木却写实以及辅以流淌痕迹等。这种主观干预构成了何金安的“世界”,他将日常的风景“大地”通过这些方式带入他的“世界”。

近几年他的油画作品中,相较前期,似乎气氛要温煦得多,技巧也更纯熟,如《二十四桥》(2016年)、《片石山房》(2016年)、《四桥烟雨》(2018年)等。虽然“朦胧”、“潮湿”仍在,但“神秘”、“异样”的感觉似有所减少。是不是他的“干预”手段减少了?是,也不是,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在他的心中传统文人高蹈心态阻隔了他对传统的反思和质问的冲动,对审美感受的追求超过了他对异样的敏感。使用同样的“干预”手段绘制裸体女像时这个问题显示就更直接。

传统文人气质便于赋予画面淳厚与知性,但也容易滋生自我满足和导致对周遭的和解,这种和解固然能让人陶醉于“天人合一”的表述中,但既然真正的艺术是“将世界从大地中揭示出来”,那么在当今描绘对象的艺术中,期望能从平庸中脱颖而出的艺术家,其选择应该是明白的。

在我看来,知道自己的优点所在,不局限于小的格局,是一个艺术家在更大层面上发展的前提。在与何金安的接触中,我发现他是一个明白人,他有着不错的起点,但这还不够,他要做的还有很多。